佘偉齊

【摘要】 ?中學生在利用物理概念和規律解題時,發生錯誤的原因比較復雜,如原有的認識水平,過去經驗的“直覺”作用,思維定勢影響以及某些題目本身隱含條件不易識破等。在教學過程中,如按常規方法,僅僅從正面去講解、舉例,然后練習,有些知識點上的問題即使教師反復強調,作業、考試中仍然屢屢出錯。這是由于我們的教學過程過于平緩,對學生的刺激欠深所致。如果事先在題目中設置“陷阱”,讓學生去做一做,使其“上當”,當他們落入“陷阱”而還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時,指出他們的錯誤,并通過正誤辯析,讓他們從錯誤中猛醒過來,記取教訓,往往能收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隨著明顯的正誤對照,自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據筆者經驗,在課堂練習、課外作業和平時測驗中使用此法,可使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加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加強,以后往往不再輕易“受騙上當”了。
【關鍵詞】 ?思維 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33-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