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靜
幼兒期是影響和塑造一個人性格的重要時期,在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德占據首位。我們應對幼兒進行適時、適度的德育,創造優良的環境,對幼兒實施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幼兒形成、發展、鞏固良好的個性奠定基礎。
學前教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其發展智力、潛力的必要條件。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的核心與靈魂。幼兒園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并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及各個領域的活動之中。
一、德育貫穿一日活動
(一)在日常生活中灌輸品德教育
從孩子們早上入園開始,教師就可以在生活的點滴中對他們進行德育,如入園后向教師問好、與家長道別;進班后和同伴互相問候及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等,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講文明、懂禮貌。在進餐活動中,教育孩子們餐前清潔雙手,用餐時珍惜糧食、不掉米粒,餐后主動收拾、漱口清潔等,培養他們講究衛生、熱愛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二)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品德教育
在幼兒園的課程中也要設計專業的德育活動,讓孩子們在每次的活動中受到啟發、熏陶及感染。我們幼兒園把每年的12月份設為感恩月,在這個月組織幼兒開展各種感恩活動,引導孩子們在幼兒園懂得感恩教師,在家里懂得感恩父母及長輩,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得到了切身的感受。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相關節日設計相應的德育活動,如重陽節來臨之際,教師可組織幼兒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用自己的行動關愛老人,讓老人感受到天倫之樂,同時也讓孩子們感受到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也可選取一些適宜的故事,在故事的情景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德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行。
(三)在生活實踐中強化品德教育
幼兒在幼兒園各個活動中獲得的優良品質最后都要回歸到生活這個大環境中,因此,應在實踐活動中強化幼兒的品德教育。在日常活動中,如有小朋友幫教師搬椅子時,我會說“謝謝你,小朋友”;當有孩子為大家整理玩具及材料時,我會對他說“謝謝你,小朋友”,漸漸地,其他孩子也跟著很自然地說“謝謝”。當午睡起床后,我給女孩子梳完頭,她會說“謝謝老師”,這些都是生活中最鮮活的教育素材,教師應及時肯定他們的優點,從而為全班幼兒樹立品德教育的好榜樣。德育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要留心觀察、及時抓住契機,就能把讓孩子在生活的實踐中感悟到德育的真諦。
二、環境布置滲透德育
(一)創設適宜的德育環境
環境能夠輔助教師進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認識的教育,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適當的德育環境。例如:在幼兒園走廊兩旁可展示一些家鄉風光照、地方評彈劇照;午餐室中可布置“孔融讓梨”的背景圖、“拒絕浪費”的口號標識;廁所的墻面上可以放置“節約用水”標志;午睡室中布置“黃香溫席”的故事角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美化,讓孩子們熟悉家鄉,熱愛地方文化。利用環境與幼兒的相互關系誘導和調整幼兒的行為,培養孩子謙讓、拒絕浪費、孝順父母等美好品格。在環境與幼兒的相互作用下,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就接受到了良好的德育,從而形成優秀的品德與品行。
(二)靈活地調整德育環境
幼兒園德育的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幼兒當前品德習慣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創設。例如,我們班有一段時間出現餐后水果有剩余的情況,但在詢問后,大家都說自己已經吃過了。經過調查和觀察,我們發現有個別孩子不愛吃當天的水果,就沒有去拿,也不告知教師與保育員。對此,我們進行了以“誠實”為主題的談話活動,并在閱讀區投放《手盆空花盆的孩子》《誠信的大黃狗》《誠實的松鼠》等繪本,讓幼兒在環境的作用下改造自我的品行,塑造良好的品德。
(三)確保幼兒參與的德育環創
幼兒園德育環境的創設是教師與幼兒相互合作完成,因此其中也要體現幼兒的主人翁精神。比如:我們班孩子現在正處于大班階段,在上下樓梯時常出現擁擠、橫沖直撞的情況。對此,在幼兒集體討論之后,教師可與幼兒一起在上行的右側和下行的右側分別貼上不同方向的小腳印,此外,還可以讓幼兒繪畫一些安靜、有秩序上下樓梯的繪畫作品貼在在樓梯墻面上,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上下樓梯秩序。幼兒參與創設德育環境的過程,也是一種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的過程。
三、德育延伸家庭
(一)家長品行促幼兒發展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在無形中對幼兒形成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幼兒時期,家長對子女進行的教育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學校和社會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續、擴展與提高。在人生最初的幾年內,父母照顧幼兒的生活,向幼兒傳遞了一定的社會文化規范和生活經驗,教會幼兒說話和一些生活起居的基本準則。父母是幼兒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幼兒通過父母的言行認識和評價周圍世界,所以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子女的行為。
(二)家園一致促德育成長
德育不光是幼兒園的任務、教師的責任,同時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家庭,家長的教育素質、道德水平直接制約著幼兒的道德發展。家長是幼兒品德教育主要的承擔者,只有當家長配合學校及教師共同對幼兒進行德育,孩子們的道德品行才能得到充分發展。我們班有些孩子在家里還是爺爺奶奶喂飯,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就出現不會用餐具、吃得慢等情況,這都需要家長引起重視并及時給予配合,保持家園一致,方能促使孩子成長。
四、結語
德育是在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德育的時機,將品德教育滲透于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多正面引導、積極鼓勵,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使他們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