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心理核心素養;主題班會;禮貌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80-0065-04
【作者簡介】馬舒婷,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蘇州灣校區(江蘇蘇州,215200)教師,二級教師。
【設計理念】
禮貌待人是人類社會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共同倡導的美德,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行為準則,更是內心尊重他人的外在表現。待人是否有禮貌是判斷一個學生是否有教養、是否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最為直觀、外顯的標志。禮貌待人的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就能成為伴隨學生終身發展的一種人格核心素養。因此,禮貌待人的習慣應該從小學低年級起就著重加以引導和培養。本次班會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從細節入手學會以禮待人,努力成為一個彬彬有禮、有良好教養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熱身游戲“雨點變奏曲”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玩個游戲。當我說“下小雨”時,你們就拍拍手;當我說“下中雨”時,你們就拍桌子;當我說“下大雨”時,你們就跺跺腳。
師生游戲。
教師小結:不同的手勢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甚至同一手勢有時也會有截然不同的含義:豎大拇指在我們國家表示“你真棒”,但在澳大利亞就成了無禮的肢體語言。今天,老師也和大家做一個約定:當你想要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時,你可以舉起你的右手,四指并攏,朝著老師“抓抓手”,老師會接收到你的信息,盡可能讓你優先分享哦!
設計意圖:“雨點變奏曲”游戲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后面學習“禮貌待人”做鋪墊。
二、活動一:體驗游戲“照鏡子”
教師:我們再來做個小游戲。請同學們拿出小鏡子,對著鏡子做以下動作表情:微笑、大哭、大笑、皺眉、大喊大叫、伸出拳頭。
學生拿出小鏡子,對著鏡子做表情,觀察鏡子中的表情變化。
教師:我們對待人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就像一個人站在鏡子前,你笑時,鏡子里的人也笑;你皺眉,鏡子里的人也皺眉;你對著鏡子大喊大叫,鏡子里的人也沖你大喊大叫。
從這個活動中,大家已經明白人與人之間雙方不禮貌對待時,出現的是難過、傷心等負面的感受,而禮貌待人則會給對方帶來很大的愉悅感。請在“禮貌闖關自評表”(見文末表1)中為自己的表現打星。今天班會課的主題就是“待人要彬彬有禮”。
設計意圖:“照鏡子”游戲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明確“禮貌”的重要性。
三、活動二:聲情并茂地使用禮貌用語
教師: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人民共同倡導的行為規范。要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首先要做到說話文明,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文明禮貌用語嗎?
學生可能的回答: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
教師:在什么時候會用到這些文明禮貌用語?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別人幫助你時,你要說謝謝;做錯事時,你要說對不起;別人向你道歉時,你要說沒關系;客人來到你家時,你要說歡迎;放學了,你要和老師、同學說再見;見到認識的人,你要說你好。
教師:恭喜你們初步懂得使用禮貌用語了,請為自己打星!但是,只會使用有聲的禮貌用語還不夠,我們來看看視頻中的主人公,他明明使用了禮貌用語,為什么沒有給別人帶來愉悅感呢?
播放視頻:A同學作文獲得了一等獎,主辦方邀請他去當地領獎。領獎時,A同學面無表情,單手拿過獎狀時說“謝謝”。擁擠的公交車上,B同學不小心踩到一位阿姨,他不以為然地淡淡說了一聲“對不起”,阿姨聽到后也沒有任何反應。
教師:大家分組討論,然后在全班分享。
學生可能的回答是:A同學領獎時面無表情,很不禮貌;A同學領獎狀時應該禮貌地雙手接過獎狀;B同學向阿姨道歉時應該真誠、誠懇;阿姨聽到B同學的道歉應該給予回應,如:沒關系或者沒事的。
教師:你們能夠指出視頻中人物的不當之處,真不錯!我們要學會在具體情境中帶著真誠的心態和恰當的表情使用禮貌用語。
PPT出示:(1)爸爸媽媽帶你去王叔叔家做客。吃午飯時,你發現餐桌上沒有一道菜是你愛吃的,你會怎么做?而此時王叔叔問你菜合不合胃口,你又會怎么說?(2)媽媽出門買菜了,此時電話鈴響了,你接起了電話,你會如何說?我(拿起電話說):_________。對方:我是你媽媽的同事,我姓張。請叫你媽媽接電話。我:_________。對方:那請你轉告你媽媽,明天上午的會議提前至8點,不要遲到。我:_________。對方:再見,小朋友。
請根據自己練習中的表現為自己打星!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學會使用有聲的禮貌用語,再通過視頻引導學生討論并感受有效的禮貌用語應該是聲情并茂的,最后通過情境練習鞏固所學。
四、活動三:用肢體語言表達禮貌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時候需要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禮貌。現在,我們要進行下一步的探索,一起加油闖關吧!
小朋友們,我們來看看視頻中的C同學,他在地鐵上遇到了一些難題,不知道該怎么做才是有禮貌的,你能幫幫他嗎?
教師播放視頻。
地點:地鐵上。
C同學在始發站上車,車上有很多空位置,他坐了下來。漸漸地,人多了起來。一位老人拄著拐杖上車,C同學想起身讓座,但不知該如何表達;還有兩站C同學要下車了,他想提前移到車門處等待,由于車內太過擁擠,無法移動,C同學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C同學站在車門處等待兩站后下車,此時到達一個站臺,身后有人想下車,C同學向后望去……
學生可能的回答是:老人上車了,C同學應該主動起身讓座,微笑和老人交流;C同學馬上要下車了,無法移動時他應該請求別人讓一下;當身后有人想下車時,C同學應該主動向后看去,并讓到一側讓別人下車。
教師:你們能同桌之間試著把情境演出來嗎?記得加上肢體語言來表現出你的彬彬有禮哦!
學生自由練習后,選取兩組上臺表演。
教師:你們演得太棒了,把肢體語言的禮貌發揮到了極致。請為自己的表現打星吧!
設計意圖:以學生常見的小事為例,訓練肢體禮貌語言,比較貼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共鳴,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并能在表演中體驗肢體性禮貌語言帶來的愉悅感。
五、活動四“快閃速記”:你會牢記哪幾種禮貌行為
教師:通過前三個環節,你們已經學會了如何聲情并茂地使用禮貌用語,同時加上肢體語言,讓他人感受到你的彬彬有禮。現在,老師要進行一個小測試,看看你能記住哪幾個禮貌表現。
PPT出示:過馬路時,司機師傅禮讓行人,一位小學生小跑著快速過馬路,對司機師傅微笑點頭示意;認真聆聽他人的觀點,微笑示意,等別人說完再說話;真誠地給殘疾人或馬路歌手捐錢,不扔錢,蹲下來放錢;在電影院或書店時盡量不說話以免影響他人,說話要輕聲低語;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不用手指對別人指指點點;不直視或盯著他人的生理缺陷;有禮貌、委婉地拒絕他人;面對別人的贊美,有禮貌地給予回應;上課、活動遲到時能表達歉意,必要時可說出原因。
教師:先在小組內相互測試,然后邀請幾位同學在全班面前接受測試,并在“禮貌闖關自評表”上為自己打星。
設計意圖:通過“快閃速記”的測試方式讓學生加深印象,在闖關體驗中學習更多的禮貌表現。
六、活動五:你做我說贊禮貌
教師:通過前面的活動,大家知道了如何恰當、真誠地使用禮貌用語,也明白了肢體語言表達禮貌的重要性,現在,我們進入輕松活潑的“你做我說唱禮貌”環節。
PPT出示:見到朋友打招呼——hi,你好!受到幫助要致謝——朋友,謝謝!做錯事情忙道歉——同學,對不起!公共場合不喧嘩——噓,小聲說!面帶微笑有禮貌——你好,謝謝!肢體語言來幫助——側身,你先行!禮貌言行加表情,我是有禮小天使!
學生起立朗讀并加以動作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輕松活潑的“你做我說贊禮貌”環節,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本節心理班會課的內容。
七、活動六:家庭禮貌訓練——做好待客小主人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禮貌闖關自評表,數一數自己得到的星星。如果超過8顆星,恭喜你,闖關成功,成為我們班級的“有禮小天使”。如果沒有超過8顆星,也不要氣餒,請拿出我們的“家庭禮貌訓練與評價”卡(見文末表2),只要能做好“待客小主人”,你還有得星的機會!
在家庭中,常常會有客人來訪,如何有禮貌地接待客人呢?迎客、待客、送客,每一部分都必不可少!卡片上寫著要求,邀請家長當“禮貌指導教練”。一周后,能做好“待客小主人”的小朋友,也可以成為“有禮小天使”。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延伸性的家庭禮貌訓練與評價,給出特定訓練項目——做好“待客小主人”,讓學生懂得:這節禮貌待人的班會課學到的知識最終要運用到生活中,同時也為課堂上沒有拿到8顆星的學生提供繼續努力的平臺。
【教學反思】
本節班會從游戲入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啟四個闖關環節,讓學生通過親自體驗、眾說評論、價值認同和行為訓練,懂得將有聲的禮貌用語與無聲的肢體語言相結合,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待人接物有禮貌。
本節班會課的游戲環節氣氛比較活躍,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討論、表演部分,由于貼近學生生活,大部分學生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課堂氛圍也較為熱切。但從整體來看,課堂形式還需進一步做到活潑生動,這是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
從本節課的后續效果來看,學生在禮貌用語和禮貌行為方面有較明顯的進步,特別是在“做好待客小主人”的家庭活動中,大部分學生在接待客人時落落大方,不再像以前一樣害羞或躲在房間里。<\\Ysc01\d\江蘇教育\2019年\心理\05\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