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初中生在剛開始接觸化學學科時,對化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使他們主動探索化學知識,培養化學學習能力,在掌握了化學基礎知識后獨立解決化學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巧妙的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想要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在學習中主動思考,認真分析,高效掌握所學內容。
一、趣味導入環節,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水的組成”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水在自然界的廣泛分布,讓學生體會到水的重要性。接著教師提出問題:水是由什么組成的?利用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帶著問題進入到教材內容的學習中,明確他們的學習方向,發揮主動學習作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加強指導,發揮學習主體作用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發揮創新思維,有效掌握化學知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化學教材內容,對他們進行方法指導,使他們能夠通過積極思考從教材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初步建立化學知識體系,促進化學思維的發展。在化學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以及反應現象。要掌握這些知識就需要他們進行記憶,在記憶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化學實驗進行記憶,通過分析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來促進知識的深化,把分散的化學元素符號和化學方程式與實驗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知識單元進行記憶,能夠有效提高記憶效率,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化學知識打好基礎。
三、設計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教學環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在課堂探索環節發揮學習主動性,通過積極思考完成學習任務。為了促進學生化學能力更好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化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制定學習目標。目標可以分為短期的小目標,如一周學習目標、一個月學習目標,和長期的大目標,如期中學習目標和期末學習目標。通過學習目標的指導,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為了完成學習目標努力學習,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在化學探索活動中掌握豐富的化學知識,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四、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動手能力
化學實驗是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深化記憶的有效途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對化學反應和產生的化學現象十分感興趣。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化學實驗教學,給學生創造自己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讓他們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基礎上準備實驗器材,分析實驗步驟,用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化學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強調實驗注意事項,使他們能正確的使用實驗器具,規范的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結束后,對于出現正確實驗現象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和激勵,對于實驗現象不正確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分析自己的實驗操作,找出存在錯誤的環節,進行再次實驗,最終正確完成實驗操作。例如,在進行制取氧氣的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加熱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自己設計實驗步驟,主要包括:儀器組裝、氣密性檢查、裝入藥品、加熱藥品、收集氣體、檢驗、驗滿、儀器的拆卸,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鍛煉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使他們順利完成實驗操作。通過化學實驗,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結合實驗進行探索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創新化學思維的引導下進行實驗操作,促進他們化學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
五、借助多媒體,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初中化學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抽象的化學概念和化學現象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深入探索化學知識,加深他們對化學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燃燒和滅火”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魔術:口吞火、水中生火、燒不壞的手帕等,讓學生在感受魔術魅力的同時,產生疑問:燃燒的條件是什么?怎樣控制燃燒?如何滅火?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能主動分析教材內容,掌握了燃燒的定義:一種物質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反應,理解了燃燒的條件。在拓展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消防安全三部曲:預防—滅火—逃生,讓學生掌握消防安全原則之一:小則滅,大則逃。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鉆研化學教材,以教學改革的要求為指導,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化學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教師指導下掌握教材中的化學知識,結合實驗操作促進化學思維的深入。促進他們化學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