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芳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陂喿x教學中學生是否感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閱讀動機與學習,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成敗。因此,教學上我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的特點來向學生形象、直觀地播放能夠展現桂林山水秀麗風光的各種圖片、圖像與視頻資料,并配以優美動聽的音樂,從而將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優美情境中,學生如同身臨其境,置身其中,感受著桂林山水風光的秀麗與優美。這比起枯燥的講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學生的關注,使學生對文本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進而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主動而積極地展開閱讀活動。學生有了閱讀的激情與動力,更能夠突破文字的限制,產生更多的個性化見解,從而為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因此,課前我潛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豐富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首先精心設計導語,一段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如在講授《漁夫的故事》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描述自己所見過的漁夫撈魚的情形,這一常見的情境使學生都能說出漁夫網魚的場面,馬上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此時再問同學們:“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就能夠激起學生了解課文進行閱讀的興趣;
其次,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提出恰當的閱讀目標要求。如“課文講了什么事?”“課文中最精彩的描寫是哪里?”等,使學生有目的閱讀。
最后,采用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為學生創設有吸引力的學習環境。如采用朗讀競賽、分角色朗讀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為學習課文內容和養成閱讀習慣奠定良好基礎。
三、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促使學生主動閱讀
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得部分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帶動其余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重視閱讀氛圍的營造,讓閱讀發揮出應有的效果。我在教室中布置了圖書角,在圖書角中放置經過挑選后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在教室內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在課堂上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閱讀同一本書。隨后,老師提出一個關于這本書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充滿熱情地進行閱讀,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四、介紹名人讀書故事,激發閱讀欲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我常常給孩子們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知識。這種“名人效應”所產生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平時,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老舍、葉圣陶、冰心、莫言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引人入勝的故事把孩子們帶入了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使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闭n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我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少兒報刊和圖書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因為讀物適合他們年齡段,容易引起共鳴,體驗到閱讀的快樂,激發他們閱讀的愿望,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繼續保持著濃厚的閱讀興趣,推薦書目供學生選擇閱讀,這樣才能把學生的閱讀帶到更廣闊的空間,從興趣閱讀慢慢過渡到我要閱讀。
五、課外閱讀,激發興趣,增添樂趣
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拓展知識面,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增添學習樂趣。我們間周拿出兩節語文課,作為閱讀課。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出發,用課外書上豐富的知識和有趣的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一是在課堂上結合課文名著節選部分的教學,有機地向學生介紹作家作品知識,精讀精彩片段,以有趣豐富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使之產生對這類課文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我將學生從課內引到課外,讓他們知道,這類課文在課外有許多許多。在教學《漁夫的故事》后,學生們知道這篇課文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都出自這本書,學生就會自動自覺地去查找這樣的文章來進行閱讀。
二是經常介紹有意義且有典型性的讀物給學生作為最初讀物的示范。我從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中,尋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故事??茖W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書以及難易適度的書,意在引導學生看好書,誦讀國內外優秀的經典文學作品,杜絕不良書籍對孩子的影響,并加強語言的積累。閱讀課上,我先介紹這些文章的部分內容,把學生的胃口吊起來,然后指點他們自己去閱讀,去了解“后事如何”。這是引導學生去獨立閱讀的好方法。當然,要滿足學生不同的語文課外閱讀需要,首先應為學生準備大量的閱讀材料。為此,在實踐過程中,我注重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閱覽室、班級圖書角,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是組建了“讀書會”、 “閱讀組”等,由老師作引導,學生自己組織活動,定期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互相學習,查漏補缺,揚長避短,豐富知識。還舉辦如“故事大王比賽”等活動,面向全體,在班級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讓其他同學看到閱讀成功者的成果,促進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們學會正確閱讀的方法,帶動整體閱讀水平的提高。
總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眾多,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慢慢摸索。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想盡千方百計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這方熱土必定綻放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