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角,教師是課堂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指導學生學習,給以啟發和點撥,起到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營造一個學生想學,樂學的寬松的學習環境,給與學生心靈的安全感和精神的鼓舞。幫助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尋找最佳途徑達到目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學會學習,學會觀察,學會傾聽。教師特別要注意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尤其是思想,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變化,及時指導和引導,以便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呢?通過講授、提問、傾聽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效指導;講授;提問;傾聽
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必要的講授,對學生的提問以及傾聽學生的回答中實現。
一 通過講授對學生進行高效指導
高效的講授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進行高效率指導的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當教學目標主要是傳遞信息時,教師是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講述必須是一種過程啟發式的講述。
教師準確而清晰地講授,可以在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點撥、啟發、引領與強化的作用。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雖然也穿插著一些教師與學生的提問,但是這些提問都是為教師的講授服務的。真正能夠對這些提問進行傾聽,并由此而展開教學的老師就更少。
老師教學要考慮一些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從傾聽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開始。
(一)讓自己的講授能夠引發學生的注意與思考
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教師如果不能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將失去意義。
(二)為學生提供激勵性的及時反饋
在教師提供機會讓學生真正發生學習行為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進行及時的評價反饋?!瘜W習行為與反饋之間的時間應該是間隔越短越好。"這樣便于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校正與強化。
教師在引發學生產生自己期待的行為間段,學生對問題和練習的回答是學生‘’個人"的意見與看法。但是教師要做的事是:教師對學習行為與結果的反饋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這樣做,可以讓全班同學學習與借鑒的新的思路與方法,對錯誤的傾向進行分析,分析產生錯誤的根源在哪里?同學與老師一起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在學生學習行為真正發生之后,教師的教學評價行為主要是:發現優點與進步,及時進行表揚與激勵。教師需要注意傾聽的學生各種回答,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如何的膚潛、甚至是錯誤的也不要緊,只要教師對其引導得法,及時的給予校正與激勵。都可以成為非常重要的學習起點。
對于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教師有時可以適當的推遲評價,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研究、去探索、去實踐。尤其是當某種問題的結論不是唯一答案時,而是帶有很多不確定性的時候更應該如此。
無論教學如何的改革,教師的講授在教學中的促進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特別是,當教學目標主要是傳遞信息時,教師的講述是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教學方式。
二通過提問與傾聽對學生學習進行高效指導
無論教師的講授是如何的有效,教師如果要引導學生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則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高效的提問與傾聽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讓教學在互動的基礎上進行真正的交往與對話。
(一)高效的提問
高效的提問是指能夠引起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與回答,這種思考與回答就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表現形式?!疤釂枴弊鳛檎n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師將關注的焦點從教師本身轉移到學生身上,將教學的重點從“教”轉移到“學”上。
(二)用心地傾聽
教師從傾聽中了解學生,從傾聽學生的見解中展開教學,這是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傾聽與提問是緊密相連的,真正有效的提問應該從傾聽開始。
教師應該做一個善于談話的人,而一個善于談話的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只是提問并善于傾聽。
當教師將學生引入到學習的活動之中后,教師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由講授、提問轉化為傾聽。
教師在傾聽中注意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將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轉化為可資利用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思考留下時間與空間,耐心地等待。在很多的時候,等待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教師這樣做,學生感覺到老師不僅在關注自己,而且在時時幫助自己。學生感覺到的是教師仁者的情懷,智者的心胸。
教師對學生各種認識與思考的傾聽,是教師摸清學生思考的脈搏,尋找教學突破口的關鍵,也是對學生實施教育的契機。從傾聽學生開始展開教學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老師教學的起點與追求。
參考文獻:
[1] 《有效的教學方法》 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孫亞芳,1981年06月28日,女,漢族,(最高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小學道德與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