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西彥
摘 要:“核心素養”是適應信息時代對人的自我實現、工業世界和社會生活的新挑戰而誕生的概念。當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養即協作、交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核心素養是人們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能預測情境的高級能力和人性能力。“核心素養觀”是我國當前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個方面。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時代;人性能力;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復雜交往能力;立德樹人;終身發展;
正文
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背景
核心素養又稱“21世紀素養”或“21世紀技能”,是20世界末、21世紀初人們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對人們的自我實現及工業世界和社會生活對人們的新挑戰而誕生的概念。當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養即協作、交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核心素養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復雜交往能力,是人們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能預測情境的高級能力和人性能力。核心素養是對“基本技能”的發展和超越。
自2015年1月起,為充分體現信息時代個人發展和社會的新特點、新需求、滿足我國“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教育部借鑒國際課程改革的先進經驗而提出發展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并確定把“核心素養”這一觀念作為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本內涵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整體框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個方面。
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本具體理解
作為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我是這樣理解: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它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因此,核心素養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經過后天教育習得的。培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方式方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認為教師在課堂要做以下改變
一、課堂教學目標需要要轉向
核心素養的“核心”是關鍵能力的提高和必備品格的形成。這關系到學生學習素養和關系素養兩個方面的培養。學習素養包括學習的愿望、主動學習的動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其中,學習動機素養又是核心中的核心,良好的學習素養顯然是最重要。關系素養主要包括人格與心理和品質與品德兩方面,前者主要指與自身的關系素養,要求學生能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能自我規劃、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質;后者主要指與他人的關系素養,要求學生有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有溝通意識和交流能力、有國家認同、國際視野、社會公德、社會責任。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觀,自覺關心生態與保護環境等。
二、課堂教學方式要情境化、活動化
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境。情境化教學是啟發、引導的必要條件,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也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如果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境缺失,學生就不能在知識與現實生活間建立起聯系,因此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式的教學方式。
三、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型向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方式轉化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有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為主線去設計,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知識結構。而學生采用不同學習策略,自主解決簡單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復雜問題,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完善所需的核心素養。探究式學習方式是學習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學生必須活學活用學科知識和技能,在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入培養各項相關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養成。
四、課堂教學評價向培養人的核心素養的評價角度拓展
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圍繞學科知識的掌握展開,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重要意義,而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評價將走向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的方向,使“評價促進人的發展”這一理念變得更為突出。
五、教學活動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
把教學活動由“教”轉向“學”。開展“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以學生學習為主線,關注學生問題生成、實踐、操作、思維轉化、問題解決的全過程,指導并促進他們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學習探索,進而形成獨立思考、實踐和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放手讓學生自學。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對中國教育來說,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也是適應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解決“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這既關系到國家的總體發展,也關系到千家萬戶和學生個人的成長,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思考。
參考文獻:
[1] 朱紅敏. 淺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 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4).
[2] 徐道奎. 淺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高中微積分教學為例[J]. 教育文匯,2015(10):45-46.
[3] 毛善新. 淺談如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C]//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