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存志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到各行各業,建筑業也不例外,在傳統建筑設備運維過程中依靠的大多是人工翻閱大量的圖紙和相關資料來完成的,既費時又費力,還不能保障準確度和正確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研發的BIM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本文將分析傳統建筑設備與BIM建筑設備運維平臺的區別,并對該平臺的普及應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BIM;建筑設備;運維;管理
1.前言
傳統方法中,建筑設備運維信息主要來源于紙質的竣工資料,需要用到這些信息時,往往靠人工從海量的紙質圖紙和文檔中去查找。如果能采用電子化手段有效地組織這些信息,使設計和施工階段的有效信息傳遞到運維期并輔助運維管理工作,那么建筑運維效率能得到很大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基于BIM技術建立的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利用BIM的信息集成和三維可視化特點,可快速定位設備并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同時,平臺通過協同移動客戶端,可以更好、更及時地了解運維人員實時工作狀態與設備運維狀態。
2.傳統建筑設備運維管理模式的不足
首先在信息的精準度上難以保證,傳統建筑設備運維所需的各類資料存儲分散、組織混亂,缺乏標準化的信息組織流程,導致匯總困難,無法為決策提供及時、有效、準確的信息。同時以二維圖紙、電子表格等方式展現的設備設施信息具有抽象、碎片化等缺陷,缺乏直觀的交流平臺,難以查詢某些設備的具體安裝位置、故障設備的上下游構件連接關系及其影響范圍,無法實現運營維護的“精確打擊”。設備運維管理所需的信息都存在,但彼此之間并無關聯,無法實現數據的關聯性,不能保證所需數據準確。
另外在效率上存在緩慢和滯后的問題,傳統模式的建筑設備運維主要依靠人工來翻閱查找,但是建筑工程工作量大,建筑設備運維是一項綜合又復雜的內容,管理人員很難及時掌握一線人員的實時工作狀態,動態管理難度大,過程監控復雜;同時,運維人員將現場記錄的設備運維表單提交至運維中心進行計算機錄入、保存,既費時又費力,當發生應急事件臨時調整工作重心時,又會導致設備運維信息的更新滯后與延遲。
在這些傳統建筑設備運維模式不足之處的現實存在,就要求一種全新的建筑設備運維方法來改善這些問題,由此,產生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與互聯網技術為核心技術支持的全新的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
3.基于BIM的建筑設備運維平臺優勢
3.1信息查詢便捷現代化
BIM模型是建筑物信息的集成,前提是需要引入基于BIM為基礎的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平臺的運行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為了實現建筑設備的漫游功能,同樣需要互聯網技術的支持,這樣建立的BIM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為運維實時提供一個監控和查詢的平臺,在BIM模型中可漫游查看相關設施,并可即點即查設施的相關資料和信息,一旦選中了某一具體設備,在界面上就會出現與該設備相關的設備信息。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點擊關聯標簽,查看“設備說明書”、“維修保養資料”、“供應商資料”、“歷史維護信息”等各種與設備相關的文件及信息資料,便于建筑工程各方隨時隨地掌握設備運維情況。
3.2運維人員工作量減少
過去運維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同大量的圖紙和資料打交道,但是運用BIM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之后,工作人員僅僅通過操作計算機,通過掃描設備、管線上粘貼二維碼,直接連接到該部位BIM運維平臺上,查看設備相關運維信息,運維實操人員可通過移動設備客戶端直接將本次保養檢查的情況填寫入數據平臺,也可提出維修更換計劃,可通過平臺直接向上傳達,由中層運維管理者做出決策,這樣就是所有參與運維的人員處于一個平臺之上,實現了信息實施查看與共享,提高了運維管理的精確度與效率。減少勞動力,減少運維人員工作量的目的。
3.3信息反饋更加及時準確
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可以擺脫傳統單單依靠基層運維人員收集統計上報的方式,可通過在設備、管線、房間內設置末端傳感器,將傳感器收集的信息整合入BIM運維平臺之中,使所有管理變成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通過感知底層,可以對建筑內所有的設備進行有效管理。一旦某些設備出現問題,系統可根據問題位置和類型自動生成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防患于未然。此外,系統還可以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運維人員可根據統計分析結果制定重點的防范方案,做到防范工作既有側重、有能全面把控,使設備運維信息更加精準及時。
4.BIM技術建筑運維管理平臺應用和推廣
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運維人員通過PDA執行設備日常運維業務,將設備運行情況通過移動終端及時反饋給運維管理人員,避免了設備運維信息更新的滯后與延遲,方便運維管理人員在第一時間了解設備運維情況。同時,借助設備機房已有的wifi信號,通過記錄不同設備機房wifi信號的mac碼地址來匹配運維人員是否在正確的位置,如位置不正確將無法完成設備巡檢、維保等任務的執行與提交,從而保證了設備運維信息的準確性。
基于BIM的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實現了BIM模型與設備運維數據庫之間的互通互聯,在具體的設備運維管理業務中,通過可視化的設備模型,將建筑設備的基本信息、維修保養記錄、設備應急決策、統計報表等各類狀態信息進行可視化展示,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應當培養或者引進一批熟練操作運維平臺的人員,保障運維過程順利進行。
5.小結
基于BIM技術建立的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平臺是一項現代化的建筑設備運維模式,也是各行各業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趨勢所在,盡快將更多的信息技術融入到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工作中,對于提高建筑設備運維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有著很大的幫助,也將運維人員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這些優勢都將為建筑設備運維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學、有序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睿奕.基于BIM的建筑設備運行維護可視化管理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4:21.
[2] 過俊,張穎.基于BIM的建筑空間與設備運維管理系統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3,5(3):41-49.
[3] 李德超,張瑞芝.BIM技術在數字城市三維建模中的應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