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峰
摘 要:進入21世紀后,高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弊端逐漸顯現,如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十分突出。本文從教學理念、實操項目、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多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通過評價體系多方面的改革實施,試圖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實驗教學;評價體系
引言
全國各高校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課主要是針對計算機技術基礎方面的實踐與考察。計算機基礎課作為高校課程體系中的必修課,其實驗教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驗證基本理論,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研究合理高效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勢在必行。
美國的大學課堂教學普遍使用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評價標準,突出三個中心詞,即student、teaching、evaluation。評價內容比較靈活,評價指標中不規定具體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評價體系重視師生交流,評價指標評定標準,區分度比較高,具有較強的可行性。我國隨著2003年教育部五年一輪的教育評估制度的確立,至目前教學評價活動陸續在絕大部分高校紛紛展開。南京大學已建立一套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分類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并引入模糊綜合評價技術,力爭使評價達到過程與結果并重、激勵與發展并舉的最終目標。北京大學采用基于教學流程的計算機實驗教學,將實驗內容單獨設課、教學、考核,并兼顧課程實驗內容與大學生課外科技立項相結合。
當前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實驗教學評價未受到足夠重視。實驗課普遍不單獨計算成績。(2)實驗評價內容方向單一。主要通過實驗報告考核,不能客觀反映學生實際水平。(3)實驗指導資料陳舊,缺乏綜合創新研發實驗。(4)實驗評價權重設置不合理、量化標準不確定。目前的實驗成績評定多數是實驗教師主觀憑學生的考勤情況、實驗報告等來評分。由于實驗任課教師不同,教學進度不一致,導致評分標準也不一樣,因而很難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實操水平。(5)學生不參與評價教學內容,不了解評價的目的和作用。因此探索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的教學評價辦法并認真實施對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非常重要。
1 轉變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驗課評價體系合理明確構建的關鍵。提高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重視程度,高等學校的計算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人們應用計算機解決各領域問題能力的高低。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計算機實驗教學重要性的提高勢必要有相應的評價體系作為支撐。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成為衡量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的關鍵。
2 教學內容的設計
構建與理論教學相輔的實驗教學內容,增設有利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項目。將實驗主要分為:(1)基礎實驗:主要是使學生驗證、理解、鞏固并掌握課內所要求的基本教學內容。(2)設計型實驗:該類實驗以任務形式提出實驗要求和具體實驗結果,要求學生通過有關課程或自學方式,掌握實驗涉及到的知識,通過綜合利用這些知識來完成實驗項目。該類實驗是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完成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3)綜合研發實驗:設立課題題目,可由學生自行選題。該類實驗要求學生在提交成果的同時也要提交見解和體會。
3 評價內容的設定
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設定。
從學生學習過程來看主要有:學生課堂表現、學習能力、綜合研發能力。(1)學生課堂表現:實驗課點名簽到和基礎實驗完成情況。(2)學生學習能力:完成設計型實驗的操作情況。(3)綜合研發能力:學生課后自行完成綜合研發實驗的情況和進度安排等。
從評價方式來看主要有: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評價。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通過學習過程評價來實現,也是現有評價體系中存在的通常情況。在評價過程中增加學生參與的程度,加入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間互評環節,確保評價體系的科學完整性。
4 評價手段的改進
搭建教學平臺,實現具有練習系統、考試系統的教學軟件,加入相應的評價體系,是現代教育手段在計算機基礎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公平公正地確保評價體系正常運行的關鍵,是實現學生自我認識和學習反饋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段桂英.淺析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9:45-48
[2]熊麗麗.大學計算機基礎課課堂教學評價研究.長春師范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
[3]許水龍.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政治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集美大學學報,2012(1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