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近幾年來,國家對于體育科研越來越重視。運動健身的普及,人們也慢慢意識到健身鍛煉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使這個專業的學生意識到這個專業也有十分可觀的前景。但是近幾年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就業難度也隨之增大,就業質量在逐年下滑。針對近年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調查,將造成就業困難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盡可能找到解決方案,為畢業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觀念和環境。
關鍵詞:運動;人體科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學畢業的學生就業相對比較有優勢。但是隨著水經濟增長的轉變,從2008年底出現金融危機開始,大批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各個崗位的對于大學本科畢業生的需求開始下降,給剛畢業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就業壓力。因此不管是在美國還是日本,本科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問題開始越來越被關注著。而隨著大學生數量的逐年提升,就業也將越來越困難。國外在對于就業率的研究中畢業生就業狀況也是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在國外,畢業生就業率也是他們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但國情不同,所以研究內容也存在不同,許多國家甚至反其道而行,用研究失業率來反映就業率的情況。
在美國,就業率一般就是由政府部門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來統計,統計時間一般是在畢業生畢業后一年,而許多大學則更注重關注畢業生的起薪、工作層次和工作滿意度等問題。國外教育學者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模板和方法,且更加成熟先進。但是也存在缺陷,比如他們更加偏向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就業問題,涉及學科專業設置結構和就業關系的研究則并不多見。
二、國內研究現狀
進入20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生數量的逐年增加,就業問題更加嚴峻,國內針對大學生就業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從大學生就業心態問題來說,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對于起薪高低,用人單位要求等方面,容易產生心理落差;
2.其次,是針對就業體制改革和模式轉變進行研究,主要由就業制度和就業環境的變化來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變化,以及就業分配制度的變化等一系列問題對大學生就業造成的影響;
3.再次,是針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研究,由于1999年開始針對大學生進行“擴招”,導致在2002年后畢業生數量呈現急劇增長的情況,是造成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4.最后,還在于大學生自身期望過高,而產生選擇面狹窄,從而造成就業難。而學校存在的問題則是,課程設置與社會脫節,畢業生學到的知識并不能實踐到工作中,從而導致就業矛盾突出。大學生就業質量的研究,就業率的下降,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等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就業質量的變化。
三、畢業生的就業流向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想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決定這個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這些也是直接影響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方向。這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選擇科研研究機構、體育教學單位、運動訓練基地和健身娛樂場所等等,從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教師、健身指導,運動營養師等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畢業生中,有50%的人選擇在企業就業,36%選擇事業單位,9%選擇國家機關就業,自主創業占2%。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這一結果與培養目標出現反差。
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學生自身對專業不感興趣,第二是在專業領域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以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對于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也需要更加注重。
四、建議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就業范圍是與體育類相關的公司企業。就業地點更多的集中在北京和東部沿海的大中型城市,但是近年來在大中型城市逐漸呈現下降趨勢,針對這樣的情況,建議教學大綱中對培養目標這一項進行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應該對動手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養更加注重,并且給予學生實習實踐的機會。隨著社會發展,現在本科畢業的學生已經不能算高學歷人才,各個企業和單位對畢業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本科畢業生能夠直接進入高校或體育科研機構已經變得非常困難。
從前這一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體育科研人員和專業教師為主,日常教學內容也是遵從這一目標,進行培養和設置。但是根據調查結果的實際情況來看,更多畢業生畢業后還是更多的會選擇公司或國企,所以應該在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上進行一些調整,讓畢業后有意從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畢業生能夠在本科打下基礎進行再深造;而在本科畢業的學生,掌握更多工作技能,參加工作時能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這樣盡量做到兩者兼顧,無論再深造還是就業,都能夠保持競爭優勢。
將就業指導課改為必修課程。畢業生求職能力比較弱,就業指導課就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職業,做好職業規劃,獲得更多的求職技巧,成為求職中的佼佼者。
五、結論
在專業內,運動人體科學更加偏向特色專業,招生規模小,影響力也相對比較弱。為了讓市場接納本專業的學生,讓更多用人單位了解本專業,可以從兩個方面增加專業知名度,一是可以加大畢業生的宣傳推介力度;還可以多跟外界接觸,拓展實習的渠道,利用知名校友增加知名度,以此提高專業的知名度,為學生的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搭建更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刑志杰,由由.我國高校擴招對大學生就業影響的供需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 (1).
[2]魏宏強.北京體育大學就業問題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