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好英語不僅是智力的問題,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問題。正因為如此,在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中,老師更多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將通過分析學生興趣、性格差異、動機與態度、情感與毅力,這幾個非智力因素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進而給出發揮非智力因素積極作用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非智力因素
【作者簡介】張玙萌(1989.01-),女,漢族,江西南昌人,江西藝術職業學院,碩士,研究方向 :英語教學。
在如今已經進入“地球村”的時代,學好英語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都非常重要。而英語的學習不僅和智力因素有關,在一定情況下,如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非智力因素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自從上海師范大學的教授燕國材提出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中國教育者已經展開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但是總體上對于非智力因素的相關文獻還是很欠缺。本文希望通過補充非智力因素培養的研究,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尤其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質量,從而給中國教育的進步以微薄的貢獻。
一、 非智力因素研究現狀
在相關的調查中顯示,學生學好英語與否,與智力相關地因素占比不足50%,更多的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興趣、性格差異、動機與態度、情感與毅力等,這些因素與先天之間的聯系不大,只與每個人出生之后受到的培養與教育有關。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知道,教育真正要改變的是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的累積之后才是改變學生智力的原因,這也是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所不知道的。
尤其是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老師們更是要知道注重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培養。學習外語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而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
1. 興趣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一般來說,高職高專的學生其智力與其他的本科生相比并沒有很大的差別。最大的差別是他們學習的興趣,導致了他們的學習成績與本科學生相比有一定的距離。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是,在高職高專中的普遍情況是,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一方面是因為基礎不扎實學起來費勁,從而容易放棄繼續學習英語。另一方面是放棄在課堂學好英語之后,課后更是沒動力學好英語。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閉環:基礎不好——學起來費勁——放棄課上學習——課后沒復習動力——沒興趣學英語——基礎不好。
要注意到的是,在學生學習英語所形成的惡性循環中,有個關鍵點是興趣的缺失。所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點。
2. 性格差異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不同的學生因為來自不同的家庭,從小受到的教育不一樣,所以肯定造就學生不同的性格。在總體上,我們把學生的性格籠統的分為兩種:內向和外向。
外向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與人交流,善于表達,勇于展示自我。這類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會相對突出,學習效率也是高于平常的學生。而內向的學生,不喜歡張揚,喜歡在自己的腦海中“演習”,三思而后行,相對來說這類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會比較好。
對于老師來說,要因材施教。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生性格上的優勢,一方面要彌補學生性格上的不足,在教學中找到平衡,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 動機與態度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在高職高專的學生中,學習英語的動機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實現自我提升、方便以后出國留學、方便出國旅游感受外國文化、獲取相應的英語證書證明自己等。這些動機又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是社會施加給學生的,可以形成一定的壓力促使學生去學習;內在因素是學生自己的興趣引起的,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因。故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動機,學習英語才會有動力。
當有學習的動機之后,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不然最后只是“畫餅充饑”的笑話。正所謂: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學生應該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端正自己的態度,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4. 情感與毅力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情感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概括起來主要分兩種: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扮演中正面的角色,它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動力,并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而消極的情緒是學習中的攔路虎,它可以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可能會衍生出來上課不聽講,自己不去主動學習等,最終讓學習英語半途而廢。
此外要知道的是,人是感性的動物。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情感。如果老師能時常抱有一顆博愛的心,用心去教導學生,那么只要激發出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那么學習的效率自然是能得到保證,反之老師則會成為學習學習的阻礙。
毅力是面對困難的時候還能抱有一種頑強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難。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表現為:在制定好學習英語的目標后,不管面對什么困難都會努力去克服,不輕易逃避困難。
所以積極的情感與一定的毅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如何發揮非智力因素在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英語中的積極作用
1.培養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感與興趣。前文提到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打破目前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英語惡性循環的關鍵。此外,情感是調動學生興趣的另一種途徑。所以,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成績,那么先從這兩個因素出發,發揮這兩者的積極作用具有奠基作用。具體來說可以從三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精心安排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豐富有趣的英語課外活動。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變相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古語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僅是說學生對待老師要想父親一樣尊敬,另外一種解說是因為老師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對塑造學生的人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應該像“父親”一樣愛他們的學生。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事情來實現。
一是老師可以把自己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分享給學生,并與學生多進行互動。一方面這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另外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老師來了解一些外國有趣的事情,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是老師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有耐心去引導學生去學習。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學生面對老師的善良相待肯定不對像一根木頭一樣無動于衷的。在老師與學生多進行交流的過程自然的就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是老師應該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比如,老師布置下去的作業,不僅學生要用心去做,同時老師也要用心去做,這樣可以充分考慮到學生會出現的問題,在評講或者批改作業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準確。在潛移默化之間,老師的這種認真的態度也是能調劑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精心安排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固然有固定的教學大綱。但是在這些知識之外,老師可以自己把握做出適當的延伸,穿插一些有趣的內容在里面。
比如,在學習過程中,要是有一些書本上的內容學生不是能夠很好理解的。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準備一些相關背景的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投影展示,讓學生先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要是上課的內容是比較有趣的故事型內容,老師甚至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適當的改編然后排練,上課的時候給大家進行表演。這樣的好處是一來使得學生真正參與進教學的過程中,二來也是給那些喜歡表演的同學一個展示的機會。
此外,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可以準備一些道具,例如相關內容的卡片,或者是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物。總之,最后要給學生呈現出來的不僅是讓他們看到老師的精心準備,還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點燃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讓他們喜歡上學習英語。
(3)組織豐富有趣的英語課外活動。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學生來說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是不知道學到之后如何去運用。正所謂所以致用,在真正用到英語的時候才會發現學好英語是多么重要。此時,老師可以通過組織一些豐富有趣的英語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塊和外國小伙伴進行交流。在每一個城市里 ,都會存在一些外國的朋友來中國進行學習或者進行文化交流。或許他們不是在哪一個高職高專學校里面,但是可以與其他高校一起組織這個活動。通過學生與外國小伙伴的實地交流,能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有用之處,以及學以致用之后產生自豪感。
或者給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好的學生組織一次外國之旅。老師與同學一起報團到國外進行一次短期的旅行。當有這么一個計劃之后,學生或許在出發之前就有興趣找老師進行培訓,然后當到了國外之后,學生的所見所聞都會促使他們有學習英語的動力。在回國之后,學生內心就會產生更加持久的學習英語動力,目標也更加明確,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不可同日而語。
2.把握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培養學生的毅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好引導者和監督者的角色,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要勇于克服困難并且勝不驕敗不餒,在學生成長的路上,老師也要監督好學生,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帶他們走上楊康大道,避免走了歪路。
前文說到,學生因為家庭背景不同,在性格上會千差萬別。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中就要多觀察學生,對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優秀的學生要給他們足夠的壓力,而相對差點的學生就要多鼓勵他們。在培養學生面對困難解決問題能力塑造學生毅力的時候,也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就可以分開檔次的來布置,優秀的學生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壓力,要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也不能讓學生產生退縮的情緒,而相對較差的學生,也不能讓他們自怨自艾,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逐漸加大難度,鼓勵他們去面對困難,勇于挑戰自我。當然在這個給學生提高難度培養他們毅力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學生之間的互相抄襲,避免教學效果降低。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發現,學生主動去學習才是效率最高的。學生一味的被動學習,只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而且與如今的教學目的也是相違背的。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老師一勞永逸的最終目標。首先我們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對于一些基礎差的學生還可以傳授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的方法,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績,老師要即時給予肯定,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與熱情。
此外也可以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自主的學習。比如,讓學生回去之后,在一些英語網站或其他英語渠道尋找他們喜歡的內容,并進行摘抄與整理,最后用英語的形式在全班同學的面前進行匯報。
三、結束語
最后,我們要知道非智力因素對高職高專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影響是巨大。通過培養學生非智力方面的能力,如興趣、動機、態度、毅力、主動學習,才是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途徑。
其次,高職高專培養出來的學生,除了在學習方面要得到相應的提高,在走出社會的時候也應該能夠獨當一面。學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輕易退縮,勇于面對挑戰,展現足夠的心理素質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不斷的成長。
另外,學校也應該以為社會源源不斷輸送真材實料的優秀人才為目標,不僅注重知識的傳遞,也是要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汪婧.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17,33(2).
[2]楊燕.非智力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研究[J].才智,2017(36):137.
[3]吳爽.運用信息技術打造英語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01):43-44.
[4]胡振輝.摭談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