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龍
摘要:我國每年有上百萬人口從農村居民變為城市居民,城市化進程迅速,同時,各類型工業發展規模日益龐大,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目前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水資源匱乏現象,對于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水資源對于人類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工業生產和不當的生活習慣中,會對水資源造成大量的浪費和破壞,加劇水資源緊缺的情況。為了能夠改變現有對于水資源不斷浪費的局面,我國各地區開展的水利工程通過進行運行管理,來達到對水資源的合理應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屬于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我們能夠從以下幾點出發來分析其重要性:首先是能夠有效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幾率,我國大多數地區都屬于季風性氣候,難以確保降水時空分布的均衡,導致自然災害發生幾率有所增加,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貫徹落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發展戰略,不但能夠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洪標準,還能夠確保國民經濟穩定發展,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其次是促進水資源利用效率的不斷提升,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逐漸推進,國內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加之水資源管理模式不科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水資源利用率的提升。借助于實施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夠有效促進水資源使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最后是能夠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運行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對于現代水利工程項目來說,其運行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水利工程實際功能和作用的發揮,及時發現并處理好水利工程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直接關系到水資源能否得以高效利用。
2當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困境
我國是水資源需求的大國,從整體來說,我國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短缺。但同時,我們在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上也面臨著極大的困境。首先,水資源的利用率普遍不高。從數據統計來看,不論是工業用水,農業用水還是生活用水,都普遍存在著鋪張浪費的情況。其中,以農業用水為甚。農業用水占全國用水總量的70% 左右,我國的農業還普遍的采用低效的灌溉方式,用水效率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造成極大的浪費。其次,面對當前巨大的水資源需求,各個地區都在急迫的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但是缺乏統一的規劃,并且存在著目光短淺,以經濟發展為導向的方式對水資源進行無序開采,造成更為嚴重的浪費,導致一系列后續的水土流失,環境惡化問題。這一趨勢在經濟落后的地區尤為嚴重,并因此形成惡性循環,環境的惡化進一步地制約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再次,水資源的污染嚴重。雖然當前國家對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也發布相關法規嚴厲懲處對污染水域的企業。但是我國長期以來的產業模式決定我國仍然是一個用水大國,污染大國。有很大一部分的企業目光短淺,忽視長遠的經濟效益以及對環境的損害偷排亂排污水,造成水質退化,使可利用的水資源進一步的減少。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長期的課題,通過水利工程的合理調控,可以有效的增強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強化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相關策略分析
3.1更新管理理念
理念是指導行為的基礎和前提,想要改進以及優化運行管理模式,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利用,管理人員需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對工程特點和運行管理形成合理的認知,消除對水資源利用的錯誤理解,進而為各項運行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首先,要秉承科學發展觀原則,將工程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充分結合,以先進的理念轉變管理模式,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其次,要加速建設以及完善運行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水平,當地政府要積極參與到運行管理中,明確以及落實崗位責任制;最后,要加強對運行管理的行政監管和法律監管,保證各項管理行為合規合法。
3.2確保資金投入
運行管理需要以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水利工程作為利國利民的公益性設施,當地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進而確保其穩定以及有序運行。首先,在工程建設中要擴寬資金來源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加入,為運行管理提供資金支撐,防止工程運行出現資金中斷的情況;其次,財政部門需要及時發放資金,并且對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監督管理,健全以及完善報賬管理機制,專款專用、專人核算、專人管理;最后,建設單位和財政部門要規范資金的使用途徑,按照審批流程科學使用資金,在確保工程運行和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對資金的規范化管理,提升資金安全性和利用效率。
3.3重視工程維護
為了切實發揮水利工程的價值和作用,保證水資源科學利用,需要給予工程維護以高度重視。首先,在運行管理中,要將維護工作納入到日常管理體系,并且給予人員、資金和設備保障,保證各項維護工作有序進行;其次,針對人為破壞問題,需要加大安全監管,如果發現人為對工程進行破壞,需要依法嚴肅處理;最后,要加大水質監管,嚴禁附近居民和工廠肆意排放,對水源進行綜合治理。
3.4加強水資源監管
受到固化思維的影響,對水資源合理使用沒有開展有效監管,導致其在利用中存在嚴重的浪費問題,為了確保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加強監管工作。首先,我國政府要出臺水資源利用監管的相關制度和行政法規,將其作為開展水資源監管的依據和保障;其次,水利工程在開展運行管理中,要建立相關監管制度,并且將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最后,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管職能,在不違背既定法規的前提下,對水資源利用開展有效管理。
3.5加強節約建設
為了有效緩解和改善水資源浪費情況,在以完善的監管制度為保障下,還要注重開展節約建設,首先,要對水資源開展精細化管理,明確水資源的使用規范和節約標準,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的各個階段開展水資源節約管理;其次,加大建設農業灌溉基礎設施,加大資金投入鼓勵當地農業部門開展灌溉新技術的應用與開發,為節約水資源提供硬件基礎;最后,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要做好水資源調查分析,通過合理的設計挖掘工程節水潛能,降低水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浪費。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水利工程提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涉及到水利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的方方面面,有賴于統一的標準與嚴格的標準實施。水利工程項目要將運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從行政以及資金方面進行充分的支持,不因任何因素而妥協,保障水利工程項目高效、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張愛民.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S1):67.
[2]吳開勇.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J].安徽建筑,2017,24(02):229-230.
[3]何衛軍,陳曉興.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分析[J].門窗,2015(12):169.
[4]魏蕾菊.淺談銅川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J].水利天地,2013(01):35-36.
(作者單位:常德市鼎城區枉水灌區管理局滄山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