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河南省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首屆(基礎教育)教育信息化論壇暨“沁陽經驗”交流會在沁陽市召開。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汪基德,沁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明法,河南省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蔡建東和沁陽市教育體育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來自河南省各地市10余所學校的校長和骨干教師參加會議。
會上,沁陽市外國語中學展示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兩段八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法”觀摩課。觀摩課前,教師通過智慧教學系統向學生推送自主學習任務,學生依托電子書包智慧教學系統完成導學案相關內容;上課時,依據自主學習反饋情況,主要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探究,以此來釋疑解難,鞏固自學效果,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趨條理化;當堂訓練,利用平板電腦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與檢測,查漏補缺、提升學生應用能力,并對課程進行歸納總結和拓展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平板電腦課堂互動功能和大數據反饋功能,有針對性地施教和啟發;學生參與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率和質量明顯高于傳統課堂。
汪基德做了題為《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的學術報告。他從人工智能時代對教育的影響講起,介紹了應對挑戰的教育變革形式: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1.0、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模式2.0以及AI支持的自主探究教育模式3.0。汪基德著重講解了未來教育變革的五個趨勢,詳細分析了未來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是精準的、是全面自由發展的,未來教育更加注重倫理教育。
蔡建東介紹了沁陽市作為教育部遴選培育的75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區域案例之一,最近幾年所做的工作。他指出,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領域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對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把理論研究和一線實踐結合起來,希望更多的中小學校積極參與到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的活動中來,推動河南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焦作市電化教育中心 袁娜婓?楊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