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了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打造儒雅高效課堂,加強校際之間的學習與交流,鄭州市高新區五龍口小學近日舉行了一場高效課堂校際觀摩研討活動。
此次觀摩研討活動,五龍口小學特別邀請了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教研員、專家,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第三小學教師,育紅學校教師,大家一起上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語文組觀摩課中,于珊珊老師執講《語文園地》,采用游戲、轉盤、連線等多種形式展開詞語教學,體現了學段特點,并關注到語言文字的運用,體現了課程特點;張全令老師執講《一夜的工作》,體現了方法意識、朗讀意識、關注表達的意識,帶領學生走近周總理的一生;連麗老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關注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學方法的整合,注重學以致用。
數學組觀摩課中,李颯老師執教的《找次品》,匠心獨具,他將自己的層層設計逐個展現,突顯了化繁為簡、合理優化的數學思想;管陽光老師利用豐富的圖片和教具奪人眼球,揭示了有序思考的算理,讓學生們體會到了數學符號的簡潔美;趙普濤老師抓住分數和小數的關系,以超市購物為切入點,完美有深度地帶領學生初識小數,整個課堂精彩不斷,高潮疊起。
英語組觀摩課中,楊夢茹老師執教的《Whose dog is it?》,教態親切自然、口語流利,教學目標清晰,教學環節層層深入,學生們在反復操練中熟練掌握句型,課堂氣氛活躍;寇爽老師執教的繪本課《Where is Baby?》,首先通過Hide and seek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接著通過Where is the baby?這個問題貫穿文本,讓學生尋找baby,不僅讓學生理解了故事內容,還幫助學生有效提高了語言積累。
觀摩課后,與會教師針對各組課程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討論。語文組教師表示,要緊扣課標,圍繞“核心素養”建構語言、運用語言,關注“以生為本”的理念落實;數學組教師表示,要讓數學學習快樂而高效,要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英語組教師表示,要繼續關注練習、關注作業的有效性。
本次觀摩研討活動的開展,深化了課堂教學改革,使教師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滿足學生的需要,同時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研課、磨課的積極性,形成“愛與儒”的高效課堂特色。(吳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