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哲
自從加入教師隊伍,我就一直做班主任,可謂是累并幸福著。
一、想別人沒想到的,用“新鮮感”抓住學生的心
1.依據主題構思班級活動
準備上一節什么樣的班會課?打算開展一個什么樣的班級活動?作為班主任,心里必須明白:在一節課或一個活動中,必須圍繞讓學生明白什么、懂得什么的目標,設計有效完整的教學環節。換句話說,只有通過一些特有意思的小游戲抓住學生的心,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獨特魅力。基于此,我創造性地策劃組織了把白襯衣洗白、制作三明治、做“文明使者”等姿多彩的活動,令學生大呼過癮。
2.利用班會講述活動內容
開展主題活動前,我會認真聽取學生意見,依據他們想干什么、他們喜歡什么,設計整個活動流程,并提前和參與活動的其他教師以及學生家長溝通。比如,開展一個美食制作活動時,必須提前指定專人分配食材和用具,否則所有人蜂擁上來,就會造成現場一片混亂,無法繼續開展活動。一場活動下來,許多學生就會發現并認識到:有序合作,可以讓自己事半功倍;反之,就會遇到各種問題,自己很麻煩,還會影響甚至連累別人。這樣,活動就達到了預期效果。
3.依據活動布置作業
有的活動可以在校內完成,有的活動完全可以布置成家庭作業,讓學生借助家長資源或者依托小區設施來完成,像“我是小小保潔員”“我是電梯服務生”等實踐作業小活動。
4.整理活動照片并做實踐總結
有活動就要有痕跡,照片的保留更需要用心。我們班里就有專門用于留存活動照片的U盤,做到了統一存儲,又實現了便于調取,還可以在學期末時向家長展示,一舉多得。
二、改變舊模式,嘗試新花樣
每當展示黑板文化時,許多教師都會想到手抄報。但傳統的手抄報很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我們班變換了方式,采用科技電子手抄報,做出來的展示報既美觀又有創意,看著還賞心悅目。
三、團結整個年級,讓活動更完整
1.布置活動內容
同年級班主任碰頭,交代活動注意事項,制訂出活動目標。
2.各班同學實踐
既然是做活動,不能單單只限于本班。我覺得,無論是一節班會課,還是一場班級活動,一定要分享出去,讓同年級甚至是全校的學生都感受到教育帶來的幸福和甜蜜。或許,有教師會說自己沒時間沒精力不敢嘗試。其實,每一次活動就像是治療里的“保守治療”——好的嘗試需要付出很多,但嘗試后,相信大家一定會重新審視自己,原來有很多工作自己是可以干得很漂亮的!
“想做,總會有辦法;不想做,總會有理由!”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想做”,而不要總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