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圣經·舊約·摩西十誡》是西方文明核心的道德觀,其內容體現了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而實施制度化管理是中小企業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不斷地提升制度化管理的水平,才能保持高效的中小企業運轉效能。只要是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其內部的制度化管理機制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文從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現狀出發,針對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圣經·舊約·摩西十誡》的啟示,提出有利于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摩西十誡;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策略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領導者逐步將制度化管理納入企業戰略規劃之中。在此背景下,制度化管理就成為中小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要素。下面,筆者從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現狀出發,針對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圣經·舊約·摩西十誡》的啟示,提出有利于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策略建議。
一、《圣經·舊約·摩西十誡》概述
(一)“摩西十誡”的起源
“摩西十誡”是耶和華在西奈山的山頂傳達給摩西的,是耶和華對以色列人的告誡。耶和華親自將告誡詞刻在石碑上,送交摩西。可是,摩西看到本族人根本不遵從戒律,一怒之下就把該石碑毀壞了。于是,耶和華又命令摩西重新制作一塊新的石碑,然后放在約柜里。“摩西十誡”作為《圣經·舊約》中的基本行為準則,其影響極其深遠。
(二)“摩西十誡”的主要內容
第一誡:耶和華是唯一的神;
第二誡:不可跪拜其他偶像,耶和華是忌邪的神,須嚴守誡命,直至終生;
第三誡:莫要妄稱耶和華之神名,違者有罪;
第四誡:星期天是安息日,為耶和華所賜福,定為圣日;
第五誡:遵從孝道,當獲長久;
第六誡:禁止殺人;
第七誡:禁忌奸淫;
第八誡:莫要偷盜;
第九誡:切忌做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誡:不能貪戀非己之物。
結合“摩西十誡”的主要內容,筆者做出了五個方面的理解,即:樹立心中唯一的“神”;承擔好自身的“責”;明確制度流程的“靈”;抓好制度監管的“魂”;提升自我約束的“境”。
二、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現狀
目前,多數中小企業將制度化管理作為內部規范的一種理想狀態,以維持管理體系高效運轉,使各個崗位時刻發揮最大效能。伴隨制度化管理理念的逐步普及,使國內中小企業出現從經驗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轉變的趨勢,逐漸實現其本土化發展模式。在中小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中,制度化管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在我國,中小企業的制度化管理實踐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第一,信念模糊:認為制度就是“管人”,使其失去真正的規范作用,由于無法獲得員工的理解和支持,以致難以執行到位;
第二,責任不明:過多依賴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實行家長制管理,以“人治”替代“法治”,導致責任不明,若領導者出現變動,企業可能會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倒閉;
第三,學習失當:存在拿來主義和形式主義現象,照搬照抄他人規則,缺乏創新精神,使企業管理脫離實際,可操作性不強;
第四,規則不清:無法形成完善的制度化管理環境,使制度運行保障機制缺失,規則不夠清晰,難以真正發揮制度化管理的作用;
第五,約束力缺失:企業制度存在標準不平等,且執法不公正的現象,使制度化管理難以體現其嚴肅性和權威性,由此造成約束力不足的結果。
三、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策略建議
通過對“摩西十誡”的起源和主要內容的學習和領悟,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五個方面的策略提升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水平。
(一)堅定信念,樹立心中唯一的“神”
在中小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較為重要的是領導的作用。任何一項管理上的改革對于員工而言均無法快速接受,就像生活習慣難以輕易變動一樣。可是,從中小企業的制度化管理工作角度分析,只要改革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領導者就必須堅定信念,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在所有員工心中樹立唯一的“神”,理清思想主線,服務于制度化管理的建設工作,體現其核心內容。
(二)積極參與,承擔好自身的“責”
中小企業規模擴大之后,領導者便難以做到親力親為,此時此刻,須做好適度分權。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組織架構的安排,做好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明確員工的崗位職責,合理利用操作流程、管理標準和工作規范,提升制度化管理水平。企業應該在制度建設之初,全面梳理好各職能部門的權限和責任,做到權、責、利分明。領導者要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訂立,做到“全員共識,自覺遵守,各擔各責”。
(三)認真學習,明確制度流程的“靈”
“有法可依”固然重要,可“有法必依”更為關鍵。中小企業須加強制度化管理的培訓工作,告訴員工“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應該怎么做?要做到什么樣的程度?是否做到的結果有何區別?”等內容,反復灌輸制度化的思維,讓“法”的精神理念深入到每一個員工的意識和行為之中。此外,企業可以利用培訓讓員工積極主動參與,認真學習,以明確制度流程的“靈”,從而真正意義地實現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目標。
(四)遵守規則,抓好制度監管的“魂”
在工作中,人總是存在“惰性”的表現。“將復雜事情簡單化”的思想導致了兩種類別截然不同的結果,即:一類是通過深入思考,想方設法提出優秀的改進方案,實現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另一類是利用“偷工減料”的辦法,極其簡單地減少工作數量,并降低工作質量。為此,針對后一類現象,中小企業必須給員工定規矩,使其不僅要“寫我所做的”,還要“做我所寫的”,從而鼓勵員工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完成制度規范要求的內容,并通過不斷地監督檢查來實現正強化,切實抓好制度監管的“魂”。
(五)加強修煉,提升自我約束的“境”
能夠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的中小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往往都相對較高。特別在員工是否主動執行的認知意識方面,企業尤其看重。制度存在的意義不在于強制讓員工接受,而是要求員工能主動地履行自身的職責,依靠責任心去做好每一項具體的工作。為此,中小企業在落實制度化管理的同時,必須加強員工的個體修煉,提升其自我約束的境界,方能有效地達到制度化管理的根本目的。
總之,實現中小企業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不僅取決于員工的個體素質和認知水平,還取決于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創新意識,關鍵在于企業的領導層、管理層和員工層必須統一意見,形成共識,并堅決執行。針對中小企業制度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筆者提出了五個方面的策略建議,包括:堅定信念,樹立心中唯一的“神”;積極參與,承擔好自身的“責”;認真學習,明確制度流程的“靈”;遵守規則,抓好制度監管的“魂”;加強修煉,提升自我約束的“境”。只有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積極探索,不斷奮進,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洪佩奇,洪葉.圣經故事:舊約篇[M].上海:譯林出版社,2017.
【2】李先軍.制度背景下中小企業治理結構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7.
【3】(美)昆茨.歷史中的十誡:讓社會井然有序的摩西法規[M].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11.
【4】張紅軍.法律常識[M].北京: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謝保生,生于1983年11月,男,漢族,祖籍廣東揭陽,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管理經濟學,高校講師、經濟師、電子商務師、高級職業經理人,現任職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專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