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七人制橄欖球起源于1882年蘇格蘭地區,原本是一種球賽結束后的消遣比賽,也是一種以訓練個人技術為主的練習賽。由15人改變為7人時,人數減少,個人的活動范圍增大,此時對個人的技術、體力、速度等方面的要求增高,同時戰術的布局也是勝利的關鍵。在橄欖球運動中需要重視理論的解析,對相關戰術以及對方球隊人員進行了解。對對方球員善于運用的戰術、球員心理狀態等進行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想要在七人制橄欖球比賽中取得優秀的成績,不僅需要提高球員技能,身體素質等,還需要制定相應的進攻戰術,本文針對進攻中戰術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七人橄欖球;進攻戰術;運用探析
中圖分類號:G849.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076-01
1七人橄欖球
七人制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新興玩法,場地、規則與傳統15人制橄欖球大致相同,但因人數少、比賽節奏較快而且平均得分較高,普遍受到歡迎。同時橄欖球還是一項沖撞型運動。七人制橄欖球比賽以開球的方式開始,上下半時比賽開始時分別由賽前拋幣選擇開球的隊和選擇開球隊的對方開球,得分以后,由得分隊開球。開球是在中線的中點以落踢的方式進行;開球時,所有踢球隊隊員都必須在球的后方,所有對方隊員都必須站在10米線上或后方,踢球隊踢出的球必須到達對方10米線。出現以下情況視為犯規:開球時,有踢球隊隊員移動到球的前面;踢球隊踢出的球沒有到達對方10米線;踢球隊踢出的球直接飛出邊線;踢球隊踢出的球直接進入對方極陣并飛滾出死球線和極陣邊線;踢球隊踢出的球直接進入對方極陣,被對方壓球觸地。出現上述情況,對方將在中線中點進行自由踢。
2橄欖球進攻戰術簡介
比賽開始時在中線踢定位球開球。開球隊的隊員站在中線后面,防守隊的隊員站在本方10碼線的后面;守方隊員在開球隊員將球踢過10碼線之后,方能搶球。每次得分后,由對方在中線重新開球,繼續比賽。規則規定,傳球時不得向前傳,只能回傳或橫傳。攻方隊員超越持球隊員接球時判越位,由對方隊員在越位地點罰踢任意球。
2.1進攻位置介紹
2.1.1四分衛。四分衛是攻方隊長帶領球隊進行教練所布下的戰術,四分衛可以根據場上的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做出調整。
2.1.2跑鋒。跑鋒分為半跑鋒和全跑鋒,在比賽中這兩種跑鋒通常擔任相同的責任并且在靠近四分位的位置開始一輪進攻。半跑鋒在跑位時,通常會試著躲避對方的防守隊員,而全跑鋒則會使用自己強壯有力的身體,穿過對方的防守線,使球隊推進更多的碼數或得分。
2.1.3外接手。外接手的責任是在較遠的地方進行跑動,躲避對方的防守接到傳球。外接手的行動力非常敏捷,可以輕松地躲避防守隊員的防守,也可以接到那些較有難度的傳球。
2.1.4阻擋線隊員。該位置為進攻隊中防守位置,但是進攻線衛不能接進攻方向的傳球,進攻線衛將對著對方的防守隊員排成一隊以阻止對方防守隊員擒殺四分衛,進攻線衛可以推開對方防守為進攻的持球球員創造進攻窗口。
2.1.5邊鋒。邊鋒是進攻線衛與外接手的混合型球員,邊鋒站在進攻線衛與外接手之間,邊鋒有些時候可以接球,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選擇阻擋對方球員。
2.2進攻戰術解析
2.2.1阻擋。阻擋對方防守隊員,攔截進攻方的持球隊員,保證在進攻方沒有受阻止的情況下展開進攻,阻擋球員可以使用手臂和身體,不可以拉住對方防守隊員。
2.2.2接球。當接球手安全地接到球后,接球手必須立刻將球抱住防止防守隊員的突襲。當接球手在邊線附近接球時,接球手必須盡量使其雙腳或部分身體落在場內,若接球手在接球后被對方防守隊員撞出了邊線此接球將為有效。
2.2.3跑動阻擋。跑動阻擋球員的作用是當帶球進攻球員在持球進攻時,阻擋住對方防守隊員,撕開對方防守。
2.2.4帶球跑。帶球跑球員必須以最快速度穿過對方防守,同時使用各種技巧躲開對方防守隊員到達陣區,他可以使用快速變向的技巧躲開對方防守隊員。
2.2.5傳球。在大多數比賽中通常由四分衛傳球給接球手,傳出的球帶有規定的旋轉,這樣才能保證所傳球的精確性。
2.2.6接球。為了接到所傳的球,接球手必須防止被對方防守隊員圍追堵截。接球手按照先前制定的傳球或進攻路線跑動,在躲避對方防守球員的同時接到傳球。
3 Ruck亂集團戰術應用的分析
Ruck是橄欖球比賽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亂集團爭奪球權的方式,室友進攻方隊員在發現進攻受阻時選擇主動或者被動地與防守隊員接觸,被防守隊員擒抱后倒地放球,進攻方再加入一名隊員把防守方隊員清除出可以接觸球的范圍。第三名進攻隊員從Ruck中將球拿出,在出球的同時重新組織進攻。在球員實力較強的情況下可以主動選擇Ruck向前推進。利用Ruck亂集團戰術可以有效地控制比賽節奏,牽制對方的防守打亂對方的防守陣型。
4結語
隨著七人制橄欖球進入奧運會和全運會后,在世界各國都不斷發展。競技體育的發展代表一個國家體育能力,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能力。七人制橄欖球中的進攻戰術需要不斷研究,進攻戰術的應用需要結合球隊的自身特點以及人員能力,制定出最完美的戰術計劃。在戰術被有所察覺時,需要有備用戰術,避免在比賽中慌亂。提高人員素質,培養高素質球隊,制定好的戰術是想要取得成績的重要策略。
參考文獻:
[1]張杰,魏亮.關于橄欖球比賽進攻空間的創造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44-48.
[2]徐輝.橄欖球比賽及擒抱(Tackle)技術[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1(2):22-23.
[3]宋校能,徐輝.淺析在中國開展英式橄欖球運動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4):62-63.
[4]徐輝,趙成.亞洲橄欖球運動員身體對抗能力研究[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9(3):15-18.
[5]任可,白瑩.英式橄欖球實施實戰訓練的必要性的博弈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0(3):73-74.
作者簡介:
姜運弢(1980.3—),男,籍貫:滁州,民族:漢,學歷:大專,職稱:初職,研究方向:橄欖球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