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行泛指中國戲曲(尤指:京昆劇)影視劇中專演武戲的配角。隨著影視行業的熱門,演員這個職業越來越被人們喜歡,武行作為跟武術人息息相關的行業也被從事武術的人所熱衷。本文針對武行作為武術運動員的出路展開調查研究,從武行的工作性質、工作前景以及武術人的實際情況等多方面進行調查,旨在為目前武術運動員的就業提出合理的意見,更好地為武術人服務。
關鍵詞:武術運動員;影視演員
中圖分類號:G85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140-01
武行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他們不像明星那樣光鮮亮麗,但也是生存在各種片場和劇組,和明星們一起開工拍片,他們一樣是演員,他們都曾經或多或少地練習過武術。通過問卷調查來研究他們的基本生存狀況。吃劇組的盒飯,跟著劇組全國各地跑,居無定所,有時為了一個演出機會還要經過激烈競爭。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這些鏡頭:主角從高樓上跳下、被摔下砸破桌子、在追逐中從一輛車跳到另一輛車上、被主演們打得滿地找牙的小嘍啰……這些就是他們的正常工作,或是被打被摔,或是做一些明星的替身,鮮有在鏡頭前露臉的機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通過武術運動員從事影視武行工作為調查對象,以石家莊精武道培訓學校的男女65名武行群眾作為樣本。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綜述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為主要研究方法。
2結果與分析
2.1基層武行對武術的了解程度
通過對石家莊精武道培訓學校基層武行的走訪及問卷調查測試發現:5%以上的武行對武術不太了解,自身發展也不夠好,很多武行都學習過武術,但是對武術的起源發展及類別內容都不了解。還有一部分人通過影視、書刊來初步認識、了解武術。因為只有對武術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武術的含義內容,才能更好地發展自身以及正確地對待并推廣武術。
2.2武行練習武術的時間、途徑及程度分析
武行練習武術時間普遍在3年以上9年以下,這正是屬于武術水平的起伏期,因此他們的武術水平高低不一。而練習程度又都集中在普通練習者和武術愛好者當中,更能說明他們是武術人中很典型的一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系統地接觸過武術,都有較為扎實的武術底子和不錯的身體素質,而且他們中大部分人是從武校或體校這種較為專業的武術培訓機構出來的,對武術有很深的了解,身體協調性也很好,有崇高的武德品質。
2.3進入武行的方法以及動機
通過調查發現進入武行的方法沒有特別的相似性,方法不一從而導致武行市場較為混亂,沒有特別正規的途徑可言,因此風險性和不穩定性就顯現了出來。
2.4武行人員的從業形式和結構
武行的從業形式差別較大,有固定班底固然最好,但是如果沒有,即使是全職武行,也如磚頭一般“哪里需要哪里搬”,更何況業余人員和其他的武行,更是前景堪憂。
2.5武行人員的收入
武行人員的收入差距相對較大,月入萬元的有18%,不足兩千的人更是達到了12%,中等收入的占大部分。收入的不穩定和差距之大,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的武行可以錦衣玉食地生活,而有的只能勉強對付溫飽。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武行是一個集各種挑戰與機遇于一身的行業,由于其工作性質和行業的特殊,對人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武行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它本身存在著太多非人力因素,不確定性很高,收入很不穩定。
3.2建議
由此不建議武術運動員積極從事武行這個行業,也不推薦高校畢業生從事。因為武行往往要靠武術功底和機遇,并非全靠學識與能力。從事武行這個高風險的行業,首先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拍戲時做好足夠的安全保障,這樣才能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與實力來開創自己的事業。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編委會.中國武術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學院出版社.2007.
[2]郭玉成.中國武術傳播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3]蔣明朗.淺談武俠電影在武術文化推廣中的作用[J].電影評介.2006.
[4]吳云視.自覺文化語境下的“中國之俠”:武俠電影空間論[J].電影文學.2010.
[5]劉樹軍,王宛宛.武術文化傳播的障礙因素分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J].2003.
[6]肖亞康.影視武打與中華武術[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4.
作者簡介:
蘇偉曼(1994.09.16—),女,河北省石家莊,沈陽體育學院2017級研究生,民族傳統體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