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珍
摘 要: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促使我國編輯職能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只有更加適應媒介融合的發展需求,才能夠更好地促使我國出版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媒介融合視閾下編輯職能的拓展。
關鍵詞:媒介融合;編輯職能;拓展分析
1媒介融合的含義
媒介融合讓已經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目前,傳統媒介主要包括語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以及電子媒介4種,其看似單獨存在,其實他們都是依托于前者發展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比如,文字媒介的開展是以語言的誕生為基礎,印刷媒介則是由于文字出現而發展的。因此,媒介融合的意義不僅僅是受到了信息社會的發展趨勢所影響,還與媒介發展的規律有著密切的關系。媒介融合是指當下的多種媒介技術逐漸在不同領域實現了滲透應用,使得媒介的邊界越來越趨于一致。目前,報紙、互聯網等媒介都逐步走向了融合統一的發展形勢。媒介融合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戰術性融合,其含義是指傳統媒體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而與新媒體在各個領域實現合作,從而促使傳統媒體能夠實現長遠發展;另一種是結構性融合,是指通過新媒體發展模式和傳統媒體發展模式統一發展,從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一般來說,后者的融合力度比前者更加深入,是媒介融合的一種高級形式。
2媒介融合推動編輯職能拓展
2.1編輯職能需要向著信息精確性方向拓展
傳統的編輯工作是指編輯通過對作者創作的作品進行加工、潤色等,最終將完成的作品呈現給大眾。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信息數量龐大,各類媒體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需要編輯根據媒介的特點來合理選擇并加工信息內容,從而更好地為受眾提供最科學的信息。同時,在網絡化時代下,新媒體具有信息更新快、數據碎片化等特點,導致受眾無法有效的掌握信息的真實性,需要編輯對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篩選、過濾和整合,才能使受眾獲得的信息更加真實、全面以及可靠。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而受眾要想對信息進行創新,就要求編輯更好更快的進行信息篩選和過了的工作,從而幫助受眾獲取優質的信息資源進行再創作。因此,篩選信息已經成為了編輯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編輯在進行信息資源的篩選過程中,需要首先判斷信息質量問題。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必須立足于社會前沿,不遺余力的維護信息的科學性和真實性,防止不良信息對社會環境造成影響,使信息傳播向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現如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類形式的新媒體不斷興起,任何人都能成為信息的作者和傳播者,導致信息的真實性難以確定,使得受眾難以快速、準確地辨別信息。這種情況下,需要編輯對海量信息的真實性進行研究和調查,并且將不屬實的信息進行淘汰和篩選,幫助受眾更加準確地獲得真實信息。編輯通過對信息的加工、整理,提高信息傳播的品質,使工作逐漸遷延到服務領域,通過裂變、聚合,形成新的內容產品[2]。
2.2編輯職能需要向推廣方向拓展
編輯對信息的篩選和處理工作的質量,是影響信息傳播質量的重要因素。編輯作為社會文化的“把關人”必須把控好信息質量關,在信息進入傳播渠道前對其進行取舍,從而給受眾提供最為優質的有效信息[1]。同時,編輯需要充分考慮信息的社會傳播影響力,還要把好信息的政治關、法律關、道德關等等,不得在未落實信息來源的情況下傳播信息,防止部分不良信息對社會風氣造成影響。
在進行信息推廣的過程中,編輯需要通過新的視角對信息進行創新,以更加準確、新穎的表達方式來進行信息的傳播,從而促使信息的廣度、深度不斷提升。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逐漸變小,需要媒體工作者勇于創新,積極從多角度進行信息的創新和推廣,不斷宣傳,從而促使編輯職能實現拓展。根據相關實踐經驗表明,若是傳統媒體編輯樂于積極學習新媒體推廣技術以及網絡平臺,同樣能夠充分發揮其價值。因此,應用新媒體平臺進行信息推廣,既是傳統媒體編輯實現職能拓展的第一步,也是其提升自身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渠道。
2.3編輯職能需要向創新性拓展
在傳統的編輯工作中,挖掘優質信息是編輯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編輯不僅僅需要發現優質信息,還需要成為優質信息的創作者。編輯工作的創新是提高出版刊物競爭力的基礎,編輯創新職能在編輯出版的選題、策劃、內容、推廣等各個環節都能夠實現。例如,在進行內容創新時,需要編輯從既定的文稿中發現不同的觀念和創新點,并與作者積極溝通,共同實現文稿的創新;除此之外,編輯還可以從一篇沒有特色的文稿中尋找出新的論點,并對其進行創新等。因此,編輯需要跳出傳統出版的邊框,充分結合媒體融合的視閾,對文稿進行再審視,同時善于接受新媒體的優勢,不斷對已有資源進行更新和開發。編輯必須提升自身的創作能力,充分發散思維,通過新媒體平臺充分進行自由發揮和創新,充分拓展自身的創新職能,提高我國出版行業的文化價值。
2.4編輯職能需要向互動式傳播方向拓展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受眾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編輯為主導的出版工作模式,促使編輯和受眾形成了互動關系,而且雙方的角色可以相互轉化[3]。因此,編輯需要轉變以往的單向信息傳播模式,逐步接納并積極利用多向互動式傳播模式,實現信息的良好傳播和互動。伴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促使以往被動接受信息的手中逐漸轉換成參與傳播的參眾,極大地改變了信源結構和傳播主體結構。媒介融合不僅改變了以往媒體之間以及編輯之間的工作方式,還有效的為公眾人員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臺,促使受眾能夠實現即時的交流和討論,從而更好地滿足了受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實現編輯職能的拓展已經成為了必然。伴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入,編輯職能需要與媒介融合的大趨勢協調統一,才能夠促使我國出版媒體行業實現更好的發展,從而促使大眾文化傳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袁春燕.基于新媒介融合視閾下紙媒編輯的新媒體思維[J].新聞傳播,2018(06):78-79.
[2] 襲悅.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職能的轉型解析[J].電視指南,2017(05):38.
[3] 李逢超.媒介融合視閾下編輯職能拓展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0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