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學更是其重點組成部分,通過英語文學,可以更好的讓人們了解西方的歷史、文化以及生活風俗等內容。如想全面了解英語文學所表達的意思,在翻譯過程中的藝術語言處理就變得極為重要,這也成為了現階段國內翻譯人員重點關注的話題。基于此,本文對英語文學翻譯時,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加以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文學;翻譯;藝術語言;處理原則
引言
英語文學翻譯不單是要將英語內容進行漢化,更重要的是將文學的意境表達出來,讓讀者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與意圖,所以文學翻譯也可以稱之為對其二次創作。文學的藝術性通常是通過內容來展現的,英語文學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中英文之間有著巨大的文化區別,因而科學的對藝術語言實行處理,才可以提升其文學價值。文學作品中作者的風格不同,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唯有在翻譯之前全面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才能夠真正的保證翻譯的藝術性。
一、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語言處理準則
1.忠實原則
在對英語文學翻譯的過程中,要做到“信”“達”“雅”。其指的是譯文要精準,不能偏離內容,也不可以對內容有遺漏,并且還應該不被原文寫作形式所束縛,要保證譯文的通順易懂,同時在翻譯時要做到詞語得體,不能使用不文明的語言,要尊重文學自身的簡明優雅。這也是英語文學翻譯時的關鍵原則。很多翻譯人員會存有誤區,認為忠實原則就是將英文文學一字一句的翻譯出來,其實這是錯誤的。忠實原則所指的是翻譯人員應該全面領會英語文學中的內涵,融合直接翻譯與意義翻譯兩種手段,更好的做出翻譯。對于著作部分簡潔的段落,直接翻譯即可,但是對于復雜的段落,可以采取意義翻譯的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出英文著作的內容。
例如,在英語文學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如果采用直接翻譯的方式就會變為“損失才可能變成一個增益”,這樣讀起來不但不容易讓人們理解,并且也會顯得十分生硬。因此,翻譯人員可以采取意義翻譯的方式,先了解其想要表達的內容是“失去了并不一定是壞事,有時也會變成好事”,在結合我們國家的語言文化,將其翻譯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樣不但保證了翻譯的精準性,還將著作變得更加有藝術感。
每個作家都擁有著獨有的寫作風格,所以在開展英語文學翻譯時,首先應該要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寫作思路,再去分析其文學著作想要表達的含義,從而運用最為合理的翻譯方式。
2.遵循時代背景的原則
每一種語言都經歷了漫長的變化,其在各個階段所體現的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這一點在文學作品中展現的尤為明顯。大部分的英語文學著作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而創造出來的,所以其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緊密的聯系。
在這種狀況之下,翻譯人員在對英語文學翻譯時,應該先捋順作者的寫作背景,并對那個時代實行全方位的研究與分析,以了解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生活環境,以及自身的狀態,從而在利用藝術語言對其作品實行翻譯,如此才能夠將英語著作的精髓更好的向讀者展現。
例如,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威廉·薩克雷的作品《名利場》,這篇著作寫作與1847年,當時的英國處于上流社會逐漸沒落,資產階級暴發戶不斷出現的時期,薩克雷的這篇著作通過鏗鏘有力的語言,對當時社會的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做出了極為嚴厲的批判,因此其具有非常明顯的時代感。翻譯人員如想要完美的對這篇著作進行翻譯,就需要對當時的英國的社會環境做出分析,同時還應該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生平履歷,如此才能夠真正的將這篇文學作品的中心思想表達出來。
3.流暢性原則
流暢性是文學作品能夠被讀者所喜愛的前提,因此在英語文學翻譯時,也務必要確保其具有流暢性,這樣才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致。流暢性所指的是在開展翻譯工作時,不要被固有的觀念所束縛,應該要思考保證文學作品在文字上連貫的辦法,以保證其能夠被讀者所理解。如想要有效的到達這個目的,翻譯人員就需要運用藝術語言處理的方式來對文學著作翻譯,根據實際情況,對語句的前后順序微調,以提升句子的精準性,同時還能更好的展現原文的含義。
例如,在對翻譯一些短句時,因為其本身便擁有韻律與節奏,如果直接的實行翻譯,那么就會破壞句子的美感,從而降低文學著作的整體水準。如“ world. my from disappear cannot you not, or perfect is ending the matter No”這句經常出現的文學語句,其自身是具有韻律的,如想要體現出其美感,就需要采用藝術語言對其處理,可以將其翻譯成“我的世界不允許你的消失,不管結局是否完美”。如此一來,不但將原文的內容全面表達出來,還保留了原文的美感。
二、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化辦法
1.語音辦法
提升翻譯精準度的有效辦法,就是在開展英語文學翻譯工作時,要重視聲音、暈調等內容的順序,這樣才可以完全體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觀念以及寫作手法。在通過語音辦法實行翻譯時,在保證其風格的前提下,對語音內容做出的科學的規劃,如此才能夠確保文章的整體性,同時提升語句的流暢程度。
2.詞匯辦法
通常利用詞匯辦法來提升翻譯的藝術性,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為:加詞、減詞、引申。加詞指的是翻譯過程中,在保證語句原有意思的基礎下,適當的添加一些詞語以及詞組,讓國內的讀者能夠更加流暢的進行閱讀,幫助讀者更好的對內容做出理解。減詞是通過對英文著作中的一些詞語做出刪減,將內容變得更加簡練,但是要注意減詞時不要毀壞句子的原意。引申是指翻譯中要對句子的語境做出衡量,從而對詞組做出替換或者調整,利用這一辦法,不僅可以更加全面的表達句子的含義,而且還不會對其原本的意思造成影響。
3.語法辦法
語法是語言的根基,各種語言都有著自身獨有的語法特點,因此在進行英語文學翻譯時,應該科學的對語言做出轉換,保證語法的正確性,這樣才能夠提升讀者的閱讀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對英語文學翻譯過程中,應該要重點關注藝術語言的處理,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將文學著作的內容展示給讀者。因此,上文從英語文學翻譯藝術語言處理準則及藝術語言處理辦法兩方面做出分析,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鄭沈玲. 中國題材英語文學“文化回譯”研究——以《大地》中譯本為例[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1):143-144+167.
[2]? 張蓉. 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新視角——評《英語文學翻譯教學與文化差異處理研究》[J]. 領導科學,2019(17):128.
[3]? 楊歆歆. 論英語文學翻譯中的文化還原問題——以《京華煙云》為例[J]. 海外英語,2019(21):164-165.
[4]? 李江雯. 英語影視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J].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1(01):16-18.
[5]? 李佳. 西方文學的漢語譯介與傳播——評《英語文學教研與譯介》[J]. 傳媒,2018(19):99-100.
[6]? 李丹. 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06):157-159.
作者簡介:楊紫荊(1997-),女,漢族,浙江寧波人,本科,學生 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