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農
[摘要]目的:觀察癉寧湯治療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臨床療效。方法:中心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6例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臨床治療中是否應用癉寧湯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18例:未應用癉寧湯治療)與實驗組(18例:癉寧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持續給藥治療3個療程后疾病控制率(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66.67%),P<0.05。結論: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癉寧湯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癉寧湯;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119-01
糖尿病是一種以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為主要病理改變,血糖超過正常水平的代謝性疾病,我國流行病學顯示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改變,該病發病率逐年攀升,近些年中醫中藥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相關醫學研究者提出癉寧湯改善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臨床癥狀。為論證上述觀點,本次研究比較中心2018年1月-2019年1月18例未應用癉寧湯治療老年眭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與18例給予癉寧湯治療患者單位時間疾病控制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實驗組18例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齡在52歲至76歲,中位年齡為(63.12±1.12)歲,糖尿病病史在1年至5年,平均病程在(264±0.22)年。對照組18例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齡在54歲至76歲,中位年齡為(63.14±1.15)歲,糖尿病病史在1年至5年,平均病程在(261±0.24)年。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各方面資料數值不存在統計學差異,不具有可對比性,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醫師參考我國糖尿病防治防治指南以及2008年中華醫學會內分泌科分會制定的糖尿病中藥新藥臨床治療指南相關內容,患者均臨床出現多食、多飲、多尿、消瘦等“三多一少”癥狀,醫師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糖耐受檢測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均判斷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口中黏膩、食欲旺盛、小便甜、肢體乏力、盜汗懶言、五心煩熱、大便糖稀、舌紅胖大且邊有齒痕,脈濡滑,符合糖尿病氣陰兩虛證,醫護人員向患者、患者家屬闡述本次研究目的、內容,在征得患者以及醫院倫理會同意后實施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參與本次研究前2w服用其他治療藥物或不耐受本次用藥、未嚴格遵循醫囑用藥患者。(2)排除合并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功能異常患者。(3)排除合并免疫系統功能紊亂患者。
1.3方法:對照組患者均給予降糖以及飲食控制,實驗組患者在降糖藥以及飲食調整,改善血糖的基礎上聯合癉寧湯治療,癉寧湯參考2017年中國醫院藥學雜志中曹寧,劉洋關于癉寧湯治療老年性糖尿病氣陰兩虛證臨床研究內容,癉寧湯基本藥物組成如下:生石膏30g、生地黃、葛根、山藥、天花粉、黃芪等藥物均20g,西洋參、麥冬、玄參、玉竹、天冬、黃精、川芎等藥物各15g,知母、覆盆子、山茱萸等藥物各12g,五味子、丹皮等藥物各10g。患者每日1劑,上述藥物置入清水浸泡半小時后水煎200mL,早晚溫服,連續給藥兩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4觀察指標:兩組患者連續給藥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其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癥狀明顯緩解,相關血糖檢測數值J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相關血糖檢測數值接近正常水平。無效:未達有效標準或患者病情加重。疾病控制率=(顯效+有效)/(顯效+有效+無效)。
1.5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結果相關數據使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結果中以(%)表示的相關計數數據用x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各項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持續給藥治療3個療程預后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持續給藥3個療程后患者疾病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3討論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與個體長期喜食肥甘厚味具有密切的聯系,由于個體長期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胃轉化能功能受損,水谷精微長期積聚胃腸聚久化濕化熱,熱盛傷陰且病情遷延日久,致使患者氣陰兩虛。癉寧湯方中西洋參與黃芪為君藥,可扶助人體正氣,方中生石膏、葛根、山藥、玉竹、天花粉等藥物均可清胃熱、滋胃陰,知母、麥冬、玄參、天冬均可滋肺陰,生地黃、黃精、覆盆子、五味子均可養陰固精,癉寧湯方中諸藥共起益氣養陰、清熱生津。
本次研究顯示在常規西藥基礎上聯合癉寧湯治療的實驗組,單位時間患者預后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癉寧湯對于糖尿病氣陰兩虛患者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