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榮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產褥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云南省紅河州河口縣人民醫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產褥感染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29例,實驗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采用統計學分析兩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護理差錯發生率以及護理總滿意率。結果: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護理差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在產褥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產褥感染;婦產科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125-02
在婦產科患者中,產褥感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產褥感染在婦女分娩階段因為病菌感染而導致機體發生炎癥,最終導致產婦死亡率顯著上升。相關資料顯示,產褥感染發病率高達6.38%,具有發病急和發病快等臨床特點。當患者發生產褥感染時,醫護工作人員需立即采取針對性治療和護理措施,避免病情遷延惡化。有學者認為,對產褥感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最終顯著提高產褥感染患者的預后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云南省紅河州河口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8例產褥感染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29例,兩組患者均在知情下參與本次研究。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0.25±2.65)歲;分娩方式:20例剖宮產、9例順產。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0.84±1.26)歲;分娩方式:21例剖宮產、8例順產。兩組患者在年齡和分娩方式比例等資料比較未有顯著差異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環境護理;(2)用藥指導;(3)飲食護理。
1.2.2實驗組: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具體如下:
(1)在產褥感染患者住院當天,護理人員需對產褥感染患者進行入院宣教,向其詳細介紹病房環境以及護理工作人員,發放臨床護理路徑告知書,讓產褥感染患者享受到一級護理,積極指導患者做好常規醫療項目;詳細檢查產褥感染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對產褥感染患者是否存在腹痛狀況或者陰道流血狀況等詳細檢查,與此同時做好記錄工作;主治醫師和責任護理人員對產褥感染患者進行合理評估,再做好人院指導工作,向產褥感染患者詳細解釋臨床護理路徑的有關護理內容,再讓產褥感染患者簽署相關同意書;為產褥感染患者詳細講解產后應該注意的相關知識,提倡母乳喂養,指導產褥感染患者如何正確喂養新生兒,加強產褥感染患者家屬對其心理和身體方面的支持。
(2)在產褥感染患者住院第二天,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產褥感染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現異常需要立即采取針對性措施,對產褥感染患者的飲食方面和用藥方面加強相應指導;如果產褥感染患者在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需立即報告醫生;詳細觀察產褥感染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指導工作,消除產褥感染患者的負面情緒;對產褥感染患者的乳房或者會陰部等進行相應護理,觀察產褥感染患者的適應病房情況。
(3)在產褥感染患者住院第三天至第八天,對產褥感染患者實施二級護理或者三級護理,嚴密監測產褥感染患者的生命體征,對產褥感染患者的乳房和會陰部進行相應護理,為產褥感染患者提供高熱量和高蛋白飲食,指導產褥感染患者多多喝水;加強心理護理,讓產褥感染患者能夠正確認識到自身疾病,再配合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預防傷口裂口以及敗血癥等并發癥,一旦出現并發癥需立即采取相關措施。
(4)在產褥感染患者出院前一天,護理人員要合理評估產褥感染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確認產褥感染患者未出現感染情況后再指導家屬辦理出院手續。
(5)出院宣教。護理人員對出院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在飲食方面以及生活習慣方面等予以詳細宣教,與此同時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叮囑產褥感染患者定期回院復查。
1.3觀察指標:分析兩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護理差錯發生率以及護理總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兩組間的構成比較用x檢驗,以均數(x±s)表示計量資料,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護理差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被臨床廣泛應用的護理管理模式,針對特定患者,對其進行計劃性和針對性護理。臨床護理路徑能夠讓產褥感染患者從多個角度來來看待醫療服務工作,繼而讓患者更為信任醫護工作人員。部分患者對藥物的使用劑量或者作用等產生疑慮,而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可以讓患者更明白用藥后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反應,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時,護理人員能夠更為了解產褥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從而開展針對性護理。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可以維護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和諧關系,加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總滿意率。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方法過程中,護理人員對產褥感染患者做會陰部檢查時,患者不會產生抗拒心理,充分信任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在護理時要注重保護好產褥感染患者的隱私部位,尊重患者,向患者解釋母乳喂養的好處,并且正確指導初產婦如何進行母乳喂養。在用藥指導過程中,需要向產褥感染患者詳細解釋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或者相關注意事項,讓其不要過分擔憂。除此之外,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使得護理流程更為科學合理。在實施護理時,醫院對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能力進行培訓,引導護理人員樹立人文關懷意識,不斷提高人文關懷的理論基礎知識。護理人員從站到坐均進行系統化地培訓,從細節處培訓護理人員,培訓其如何正確把握利益規范,如何微笑溝通,最終與患者交流時可顯著緩解患者的負面心理壓力。以往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是等著護士長來安排工作,但是臨床護理路徑方法的實施會讓護理人員主動接近患者,了解患者的內心所需,主動為產褥感染患者講解護理相關知識。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可以通過合理化且程序化的護理方式,讓護理人員從被動執行醫囑中走出來,從而有目的且有計劃地為產褥感染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服,繼而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提高患者總滿意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護理差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褥感染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國內學者在相關文獻研究結果保持高度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產褥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能夠顯著縮短產褥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提高產褥感染患者的總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