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嘯
[摘要]目的:對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診斷方式以及護理方式進行探析。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入治的新生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共100例,對小兒的臨床診療進行分析研究治療途徑及護理措施,探析最佳干預要點。結果:本次研究中,共治愈患兒60例,好轉30例,自動出院患兒共10例,結論:通過診斷后的護理干預對NEC的治療有重要意義,可以顯著改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的治療效果,提升患兒存活率,對于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有積極作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診斷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167-01
作為最常見的新生兒胃腸道疾病的一種,新生兒的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對新生兒健康影響最重要的原因內容之一,死亡率較高且多發于早產兒。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完成診斷后的治療及預防對于提升患兒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為了探究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診斷治療與護理優化措施,選取我院新生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共100例進行研究,現就結果作如下內容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人治的新生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共100例,其中共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患者足月共有20例,早產患兒共80例,低體重25例,超低體重4例,住院時長介于1-36d間,患兒均有嘔吐現象,其中共有56例患兒有腹脹以及胃潴留。
1.2方法:根據腹平片以及臨床表現對標志性特征進行觀察,判斷異常氣體分布狀況,常規表現有腸壁、腹膜外積氣的情況。通過影像技術對NEC進行診斷,根據碘海醇等水溶性碘離子對比劑應用后碘海醇密度值(CT值)進行尿標本鑒定,對血液生化指標進行對比觀察,判斷腸道黏膜的受損狀況。
1.3護理方法:(1)常規護理:首先對患兒的體溫進行干預,對于體溫狀態不升的患兒進行緩慢的升溫處理,將暖箱的溫度設定為26°C后規律上升直至34°C,同時保證暖箱的濕度合理。對腸胃進行減壓處理,根據實際病情狀況處理患兒的多項并發癥內容,帶患兒腹脹以及大便潛血轉陰后少量喂食處理,同時對腸道進行有益菌類的添加。保證患兒胃腸壓力狀態的合理,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同時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的合理,持續性進行負壓調節,對胃腸進行減壓處理。保證水、電解質、酸堿的平衡處理,對電解質、血氣進行測定,防止抗生素注射出現紊亂。(2)術后護理:待患兒氣管插管拔出之后為了防止呼吸道出現梗阻,應該保證良好的通氣狀況,對氣管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密切觀察,處理干凈分泌物,對腸造瘺口進行護理,定期更換敷料,保證無造腸口的回縮,保證皮膚的清潔狀態,通過油膏對傷口進行糜爛處理。(3)呼吸循環衰竭護理:通常呼吸循環衰竭發生于一段時間內,可以通過連續的護理對心電體溫進行檢測,保證脈搏及血氧飽和度的正常水平,通過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指導。(4)中毒性休克的觀察護理與搶救: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一定的病變通過合理的措施將死亡率降低到最低水平,減少腸道對于毒素的吸收,為避免切口的裂開,可以通過彈力腹帶進行傷口的包扎,同時進行胃腸減壓訓練,定期靜脈注射抗生素,對于有劇烈哭鬧的患兒通過鎮靜劑進行處理,如果患兒的傷口有明顯的液體滲出,或者有切口線及空虛感,可能為裂開狀況,應該及時進行處理。
2結果
所有100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兒在1周后通過體溫箱調解體溫維持正常狀況,患兒禁食禁食時長介于5-12d,通過紅霉素等進行治療患兒共12例,患兒治療過程中午電解質及酸堿紊亂狀況的發生,患兒進食過程中,共有5例患兒反復進食獲得成功,其中手術病例共有35例均度過麻醉蘇醒期,無窒息狀況的發生。有皮膚傷口糜爛的共12例,其中共有30例經過胃腸減壓后開始正常排便,通過干預后恢復正常的腸鳴音的患者共有16例,出現切口感染的患兒共2例,對患兒進行抗生素的換藥處理,經過治療后愈合出院,患者切口裂開后,經過縫合后,癥狀愈合,2例通過術后的吻合口瘺修補治療后4周后出院。所有患者中,共有合并彌散性血管內凝血4例、敗血癥3例、顱內出血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為自主性呼吸消失,經過插管搶救無效,最終因為呼吸循環的衰竭造成死亡。如表1。
3討論
NEC是對新生兒生命健康有重要影響的危險因素之一,通常會造成較高的死亡,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發病原因可能為病菌、腸道菌群的失調等導致的腸壁的功能障礙等,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醫生對于新生兒的警惕性逐漸提升,NEC得到較為明顯的控制,通常情況下,胃腸粘膜的屏蔽相對較為薄弱,可能會導致腸道菌群建立的遲緩,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導致炎癥的發生,臨床檢測方法包括腹平片以及臨床表現對標志性特征進行觀察,判斷異常氣體分布狀況,通過影像技術對NEC進行診斷,根據碘海醇等水溶性碘離子對比劑應用后碘海醇密度值(CT值)進行尿標本鑒定,對血液生化指標進行對比觀察,判斷腸道黏膜的受損狀況。在患兒治療后的護理能夠顯著提升患兒的整體存活率,綜上所述,通過診斷后的護理干預對NEC的治療有重要意義,可以顯著改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的治療效果,提升患兒存活率,對于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有積極作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