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引
[摘要]目的:探究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運用康復技術和補陽化痰通絡湯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102例在2017年7月一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康復技術和補陽化痰通絡湯聯合治療)和對照組(單純康復技術治療)各51人。比較兩組肢體運動功能改善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Fugl-Meyer、Barthel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Fugl-Meyer評分(9.41±5.23)分、Barthel評分(66.39±9.54)分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運用康復技術和補陽化痰通絡湯聯合治療后,能夠促進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關鍵詞]康復技術;補陽化痰通絡湯;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222-01
在臨床中,腦卒中這一疾病的致殘率、死亡率、發病率及復發率均較高,患者多伴有運動功能障礙情況發生,對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加強對患者的積極有效治療十分關鍵。遂本文主要探究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運用康復技術和補陽化痰通絡湯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102例在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1人。觀察組和對照組男女人數之比分別為28:23、26:25;觀察組和對照組年齡分別為(48.15±1.09)歲、(49.03±2.11)歲。在一般基線數據的比較中,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并且可以實施比較統計。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康復技術治療,主要包括神經生理療法、多感覺刺激治療等,一天治療1次,每次治療持續時間為45分鐘,l周進行5天的持續治療,對患者進行3周時間的持續治療。
除上述康復技術治療以外,觀察組患者聯合補陽化痰通絡湯治療,該品主要藥方包括20g威靈仙,2支蜈蚣,30g雞血藤,60g黃芪,6g炙甘草和紅花,15g桑枝、半夏和海風藤,10g桃仁、地龍、赤芍、當歸、川芎和白芥子。對上述中藥成分通過清水煎煮后服用,一天服用1劑,一天治療3次,對患者進行3周時間的持續治療。
1.3觀察項目:對比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改善情況,其肢體運動功能狀況主要通過Fugl-Meyer、Barthel評分標準進行評價。
1.4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和“(均數±標準差)”、檢驗方法為“x”和“t”,用p<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2結果
兩組肢體運動功能改善情況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Fugl-Meyer、Barthel評分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Fugl-Meyer、Barthel評分均較高(P<0.05)。見表1。
3討論
腦卒中的發生對運動上神經元具有;g的損傷作用,不能有效控制脊髓中樞反射,最終導致肌張力興奮和運動障礙情況發生。如果患者肢體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會對其活動性功能產生嚴重影響,如果早期不能進行有效治療,將會出現肢體變形、肢體疼痛及肌肉萎縮等相關病癥,對患者健康產生極大威脅。
從中醫學角度來說,治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首要原則為對患者肌張力和肢體平衡力進行有效協調和緩解。方中地龍能夠活絡經脈,當歸存在養血活血的功效,赤芍、桃仁、川芎及紅花等能夠活血化瘀,多種中藥成分聯合應用,能夠發揮補氣通絡、活血養血的顯著作用。康復技術不能從根本上實現對疾病的治療,如果單獨運用,其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不能明顯改善,因此上述兩種治療方法聯合應用,能夠發揮協同作用,從而促進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
本文通過探究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運用康復技術和補陽化痰通絡湯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數據指出,治療前,兩組Fugl-Meyer、Barthel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Fugl-Meyer評分(9.41±5.23)分、Barthel評分(66.39±9.54)分優于對照組的(5.64±3.57)分、(51.34±9.48)分(P<0.05)。綜上所述,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運用康復技術和補陽化痰通絡湯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非常顯著,可以促進患者肢體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促進患者疾病得到迅速恢復,因此應當在臨床中積極推廣運用該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