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詠梅 鄭慧芬 石建輝
摘 要:在海洋經濟背景下,郵輪旅游已經成為我國旅游業重要組成之一。廈門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旅游與郵輪母港城市,郵輪旅游發展得到廣泛關注,該如何抓住海洋經濟發展契機,優化郵輪旅游發展環境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于此,文章在環境現狀與建設條件分析基礎上,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三方面提出優化對策。
關鍵詞:郵輪旅游;發展環境;優化對策;廈門
一、引言
郵輪旅行是一種、時尚、奢華、現代化的度假形式,從上世紀80年代起,郵輪旅游一直是全球旅游市場中增長最快、最具有潛力的版塊,受到的廣泛關注。在西方國家,學者從郵輪游客決策影響因素、郵輪市場、郵輪旅游產品、郵輪旅游體驗質量和滿意度[1-4]等方面進行研究。在中國,郵輪旅游正在快速地發展中,學者對國內郵輪旅游發展的可行性、市場潛力、供給特征[5-8]等進行研究。
廈門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處于領先地位,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國際郵輪的接待量位居前列,但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與產業發展提出的需求不相吻合,產業發展環境方面仍有待完善和改進。基于此,文中在對廈門郵輪旅游發展環境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如何優化發展環境提出相應對策,為我國的郵輪旅游發展提供借鑒。
二、門郵輪旅游發展環境現狀分析
(一)政治環境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沿海地區郵輪產業的發展還是受到國家、省級的高度重視,廈門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東南國際郵輪母港的建設目標。郵輪旅游發展需要制定積極的鼓勵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運作機制。作為投入巨大的產業,郵輪旅游產業要提升在產業中的地位需從國家的政策支持。我國不斷出臺新的政策推動郵輪產業發展,汪洋副總理也提出要大力發展郵輪旅游。全國郵輪旅游推進會也是推動我國郵輪產業發展的重要形式,是中國乃至亞洲的郵輪產業部門和國際的郵輪企業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福建政府對郵輪旅游產業也十分重視,《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中就提出要重點發展郵輪產業,吸引國內外的郵輪龍頭企業去福州新區高起點規劃建設郵輪基地,培育和發展海峽郵輪產業,促進海峽特色旅游的發展,福建將以廈門港為基礎,福建沿海的港口群為支撐,大力打造區域性的郵輪母港。福建將在這個階段加強建設郵輪母港,構建集旅游和觀光、會展及商貿于一體的廈門東渡郵輪服務集聚區。
廈門政府重視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制定各種獎勵政策助其發展,政府還堅持培育郵輪旅游產業市場。政府還組織了一年一屆的郵輪產業大會,推薦介紹廈門的郵輪產品,增強廈門郵輪旅游的影響力。政府還帶領郵輪旅游企業去各地參與有關郵輪產業的大會,還可以借此機會向大會中的其它人們介紹廈門宣傳廈門,提升廈門的影響力,吸引全球各地的郵輪停靠廈門。
(二)自然環境
中國有著適合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的良好資源環境,面積廣闊,地理位置優越、市場潛力巨大、旅游資源豐富,許多自然風景區都分布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海岸線上的一些城市不僅有先天的港口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還有著極其發達的旅游業和服務業。中國是亞洲郵輪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全球許多郵輪產業都在向中國延伸。
廈門有處于亞洲的東南亞和東北亞這兩大郵輪航域板塊的交接處。便于向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一些旅游目的地發展航線,從廈門去上海、廣州、港澳臺的距離都在600海里以內,發展區域郵輪樞紐港的區位優勢明顯。
廈門海峽郵輪中心是福建省的專用郵輪碼頭,可以接待世界上最大的郵輪。海峽郵輪中心在廈門市中心,是廈門作為國際郵輪母港具備港城一體的天然優勢。根據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要求,福建省大力推進了交通運輸設施的建設,形成了便捷的交通走廊,形成了東南沿海地區布局合理的港口發展格局。
廈門不僅有良好的港口條件這個自然賦予的資源,還不斷完善郵輪配套的設施和服務,以此打造更加完整的郵輪產業鏈。郵輪碼頭的設施逐漸完善,未來郵輪的設施和體系會更健全,通關口岸更便利。
廈門本身就是有名的觀光勝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所以廈門發展郵輪產業的條件是與生俱來的。廈門市山海相依,風光秀麗,有“海上花園”的稱號,在旅游資源的品牌方面,廈門榮獲首批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并摘取了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三)社會經濟文化環境
郵輪產業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引進期、成長期和成熟期,20世紀90年代中晚期至今屬于成熟期。最早進入繁榮成熟期的是北美和歐洲的一些地區,在此期間郵輪旅游變得更加親民且發展迅猛,影響力擴大,從高端旅游向大眾化方向轉變,郵輪產業的競爭也愈加激烈[6]。
發展郵輪旅游產業對城市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城市的交通方便快捷,所以發展郵輪產業的前提條件是要有完善的交通體系[8]。廈門目前的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可進出性強,是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的良好基礎。
國內多所高校隨著郵輪旅游的發展逐漸開設郵輪專業,并且鼓勵學生參與郵輪實踐活動。廈門的院校中有許多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目前針對郵輪產業的專業教育還是缺乏的。
廈門居民中有很多都是外來遷移人口,所以廈門城市的包容性很強,廈門的文化也很豐富具有多樣性,廈門人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在堅守閩南傳統文化的同時又有豐富的外來文化,所以很適合郵輪旅游產業這種多元產業發展。
三、廈門郵輪旅游發展環境建設的條件分析
廈門郵輪旅游產業的前景廣闊,在許多方面都具有優勢,但仍有著有待完善的地方,這就需要對廈門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環境建設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進行分析。
(一)有利條件
1. 政策支持
近年來,廈門政府高度重視郵輪旅游的發展,對其進行重點扶持,制定許多政策予以鼓勵,使廈門郵輪旅游產業在廈門可以活躍發展。2014年3月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促進我國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推進福建省郵輪產業的發展。
“構建海峽郵輪經濟圈”已經不僅僅是業界的期望,在2013年成為了國家的政策。2015年“海峽郵輪經濟圈”格局初步形成,并加入“亞洲郵輪基金”,這一舉動加強了了兩岸三地的旅游合作,也促進了郵輪旅游發展。
2. 經濟較為發達,郵輪港口設施較完善
郵輪港的經濟水平已經達到郵輪產業的初步發展階段的要求,2017年廈門統計公報報道,廈門地區的生產總值相比去年增了7.6%,共達4351.18億之多,人均收入超過人均GDP
8,000美元的初級階段要求,具備發展郵輪旅游的經濟基礎。廈門正在加快郵輪母港的項目建設,該項目位于東渡港區,在現有郵輪中心的基礎上建設第三代母港,建設完成后大型郵輪或者同時三四艘中小型的郵輪可以靠泊。
3.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旅游資源
廈門港的海岸線蜿蜒曲折,是海峽性的天然良港,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的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且終年不凍,在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并且有許多吸引人的景點,廈門的人文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并且擁有許多特色民俗活動。
(二)不利條件
1. 政府針對郵輪產業的政策尚有不足
郵輪產業在廈門還是一個新興產業,相應的政策不夠完善,在建設發展中將會涉及到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廈門政府對郵輪旅游產業的許多方面也不夠熟悉,可以從其產業發達的國家學習經驗。
2. 郵輪旅游產業鏈尚不完善,產品線路單一
廈門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還在起步階段,其產業鏈也不夠完善。郵輪旅游產業鏈的中上游環節是郵輪的設計制造和郵輪公司經營,這一環節也是具有高價值的環節。廈門現在的碼頭設施有不足,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和中上游環節的缺失,阻礙了廈門郵輪產業的發展的腳步。郵輪旅游的質量沒有保障,常被游客投訴,同時,廈門郵輪旅游產品多樣化程度低、線路單一且缺乏吸引力也是制約郵輪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
3. 缺乏完善的營銷戰略,郵輪旅游產業的宣傳不足
廈門還沒有郵輪旅游的資深企業,郵輪旅游的營銷策略也很簡陋,許多方面可以補充有待改進,要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的又快又好,完善的營銷戰略是不可或缺的。郵輪旅游的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具體概念是什么,這是許多人們都不了解的,這顯示出郵輪旅游的宣傳不夠到位,郵輪旅游的概念不夠深入人心。
4. 廈門郵輪產業專業人才較少
廈門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還不成熟,而郵輪旅游產業需要人才的加入去推動其發展,廈門目前缺少專業培養郵輪人才的機構,有郵輪專業的院校也不足。
四、廈門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的環境現狀分析
廈門具有良好的地理區位優勢和與生俱來的自然環境優勢,利于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下面將分析廈門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的環境現狀。
(一)政治環境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沿海地區郵輪產業的發展還是受到國家、省級的高度重視,廈門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東南國際郵輪母港的建設目標。福建政府對郵輪旅游產業也十分重視,《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中就提出要重點發展郵輪產業,吸引國內外的郵輪龍頭企業去福州新區高起點規劃建設郵輪基地,培育和發展海峽郵輪產業,促進海峽特色旅游的發展,福建將以廈門港為基礎,福建沿海的港口群為支撐,大力打造區域性的郵輪母港。福建將在這個階段加強建設郵輪母港,構建集旅游和觀光、會展及商貿于一體的廈門東渡郵輪服務集聚區。
同時,廈門政府對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制定各種獎勵政策助其發展,政府還堅持培育郵輪旅游產業市場。政府還組織了一年一屆的郵輪產業大會,推薦介紹廈門的郵輪產品,增強廈門郵輪旅游的影響力。政府還帶領郵輪旅游企業去各地參與有關郵輪產業的大會,還可以借此機會向大會中的其它人們介紹廈門宣傳廈門,提升廈門的影響力,吸引全球各地的郵輪停靠廈門。
(二)自然環境
中國是亞洲郵輪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全球許多郵輪產業都在向中國延伸。廈門有處于亞洲的東南亞和東北亞這兩大郵輪航域板塊的交接處。便于向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一些旅游目的地發展航線,從廈門去上海、廣州、港澳臺的距離都在600海里以內,發展區域郵輪樞紐港的區位優勢明顯。
廈門海峽郵輪中心是福建省的專用郵輪碼頭,可以接待世界上最大的郵輪。海峽郵輪中心在廈門市中心,是廈門作為國際郵輪母港具備港城一體的天然優勢。根據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要求,福建省大力推進了交通運輸設施的建設,形成了便捷的交通走廊,形成了東南沿海地區布局合理的港口發展格局。
廈門有自然賦予的優良港口,而且本身就是有名的觀光勝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所以廈門發展郵輪產業的條件是與生俱來的。廈門市山海相依,風光秀麗,有“海上花園”的稱號,在旅游資源的品牌方面,廈門榮獲首批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并摘取了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三)社會經濟文化環境
廈門為擁有較多外省移民的城市,形成了以本土文脈為主流,堅持閩南傳統文化,融合外來文化,極具包容性的小資情調的多元社會文化,對于新鮮事物不抗拒,對于郵輪旅游并不陌生。同時郵輪港具有先天的地理位置優勢,港口條件,美麗的海島城市以及眾多的旅游景點非常適合郵輪旅游的發展。
交通業發展迅速,廈門基本構成海陸空立體對外交通網,包括飛機、輪船、公路、鐵路、高鐵等多種交通方式,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可進出性強,整體旅游業還在不斷的進行優化,產品結構日漸合理,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是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的良好基礎。
五、廈門郵輪旅游發展環境優化對策研究
根據對郵輪旅游產業環境建設的條件中可具體得出其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優化對策研究。下面就將優化對策的研究具體展開。
(一)廈門郵輪旅游政治環境優化
1. 加強政府的政策支持,培養專業人才
加強郵輪旅游市場體系建設,政府應加強企業的溝通交流,使企業之間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從而提高郵輪產業的整體實力,推動郵輪旅游前進的步伐。郵輪旅游產業涉及許多行業,各行各業都無法缺少人才的存在。廈門目前應致力于培養郵輪專業人才,在多所院校中開設郵輪相關專業,對與郵輪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還可以引進外來人才,學習其成功經驗,增強郵輪產業的競爭力。
2. 政府主持,相關部門共同發展
郵輪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及很多部門的支持,政府要帶頭使各個部門的交流與合作要加強,部門之間得以聯系緊密,成為一個統一的利益集合體,一起解決郵輪旅游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共同推動郵輪旅游的發展。
3. 政策傾斜,扶持企業發展
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是由眾多企業推動而成的,郵輪旅游企業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面臨這許多困難,在此時政府可以予以政策鼓勵,增加郵輪旅游企業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廈門郵輪產業有所貢獻的企業都可以適當給予相應的獎勵,讓企業之間有良好的競爭。
(二)廈門郵輪旅游產業經濟環境優化
1. 完善廈門郵輪旅游產業鏈,建立健全郵輪產業集群建設
廈門要發展郵輪旅游就必須要完善郵輪旅游產業鏈,加強郵輪的設計和建造,推動產業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的方向發展是郵輪產業鏈的上游產業部門的主要工作;中游的公司要開發郵輪創意路線并對其進行積極宣傳,還要培養專業人才;下游環節要完善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對周邊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最重要的是對郵輪母港建設的加強。大力提升郵輪碼頭的服務體系,加強廈門郵輪的運營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利用交通的區域帶動作用,擴大廈門郵輪母港影響力。
郵輪旅游的經濟集聚性促使郵輪產業集群效應的形成。廈門發揮產業密集,利于郵輪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以廈門國際郵輪碼頭為核心,充分利用廈門發展郵輪產業的優越條件以及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推動,形成產業集群。
2. 加大郵輪旅游產業宣傳力度,積極開發郵輪市場
宣傳廈門的旅游城市形象,注重郵輪旅游這一點,擴大廈門的旅游影響力,使郵輪旅游市場包含著廈門特色。
首先政府要引導鼓勵企業開發郵輪產品。但是因為開發郵輪產品的成本高且周期長,所以政府可以補助企業一部分開發經費還可以定期撥出一部分資金用來宣傳郵輪旅游,開發潛在顧客。可通過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等方式進行宣傳,不僅僅需要靠郵輪公司還需要代理商的支持和推廣。
其次可以邀請各國郵輪產品代理商和運營商來廈門進行實地考察,組織經營郵輪產品的公司去郵輪產業發達的國家城市開展招商活動,參與國際上的郵輪專業展銷會,增加與國際郵輪旅游公司的商業交往,推動廈門郵輪旅游市場的進步。
3. 創新郵輪旅游路線及產品,激發市場積極性
郵輪產業是廈門與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最佳著力點,因此廈門還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開辟廈門—東盟新的直達航線,東盟國家有20多個港口可運作郵輪航線,值得進一步深耕細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郵輪產品,還可多多開發廈門直達日韓等地的航線,激發市場積極性。開發出能夠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旅游資源,要設計出有創意的精品旅游線路,以中國文化為中心還要凸顯廈門本地的資源特色,使旅游與文化相互融合,成為精良的旅游文化產品。
(三)廈門郵輪旅游產業生態、社會文化環境優化
1. 簡化通關手續,加強港口的服務水平
郵輪的停靠涉及到眾多職能部門,國際大型郵輪的停泊周期較短,時間安排比較緊湊并且游客多,對通關的速度要求很高。現在廈門針對大型郵輪出入境出臺了一系列通關便利的政策措施,為了廈門郵輪產業進一步的發展,政府應制定符合國際慣例的口岸管理政策和通關標準,減少通關時間,使郵輪路上補給和維修等通關程序更簡潔。
2. 完善郵輪產業生態保護措施、獎懲條例和檢測體系
有研究顯示郵輪產業的不當行為會對海洋生態系統會造成很大的破壞,發展郵輪產業應遵循生態學的原則,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同時加強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要明確郵輪產業開發單位和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要實行嚴格的考核和獎懲制度。對于失職和瀆職所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來追究責任。
建立完善的安全評估技術與環境監測以及相應的標準體系,要形成國家級和區域級等多層級的郵輪港口環境監測體系。可以采用地面檢測和遙感以及其他現代技術來對重點郵輪產業生態區域進行有效的監測和管理,還要對嚴重的突發生態災害例如火災、風暴等進行應急跟蹤監測。制定郵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廈門郵輪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3. 創新郵輪產業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相關專業人才轉型
郵輪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得活動,人在整個產業中有其特殊的獨立性,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政府需要完善郵輪人才的培養機制,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以吸引人才的加入,引進國際郵輪公司的郵輪高端人才,營造有利于郵輪服務人才聚集的發展環境。
對于郵輪產業人才的培養,要加大其資金投入,首先要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模式,學習郵輪產業成熟的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將人才送到郵輪產業發展成功的國家進行研修培訓,還要積極引入國外的優秀人才,促進廈門郵輪產業的發展。還需加強服務人員的實踐培訓,強調優質服務。其次,需要通過行業、社會的專業培養,可以考慮通過加強宣傳以吸引不同專業人才的加入。
4. 加強郵輪旅游的文化建設,設置重要區域的文明行為規范
郵輪旅游產業要發展就要注重郵輪旅游文化的宣傳,廈門在加強郵輪文化建設方面,應通過宣傳以強調郵輪文化普及,同時加強本地郵輪文化氛圍建設,實現吸引游客來觀光的目的。鼓勵市民通過體驗郵輪旅游,以其自身經歷感受郵輪文化的魅力,維護好廈門郵輪旅游這一浪漫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圍,從而實現對引導廈門居民正確對待其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健全環境保護相法律法規雖然制約了生態環境破壞的行為的發生,但是生境保護仍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尤其在重要區域,文明行為規范的教育可以借助設置廣告宣傳牌等有效的手段,以達到提醒、規范個人和企業行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Dina L D L. Ford J.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ruise vacation market potential: Demographic and trip attribute perception factor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39(4):406-410.
[2] Petrick J F. Segmenting cruise passengers with price sensitivity [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753-762.
[3] Teye V, Paris C M. Cruise line industry and Caribbean tourism: Guest’ motivations, activities and destination preference[J].Tourism Review International,2011,14(1):17-28.
[4] Rosanne S,Wit-ham M.Dimensions of Cruisers ‘experiences, satisfaction,and intention to recommend[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0,49(2):351-364.
[5] 黎章春,丁爽,賴昌貴.我國郵輪旅游發展的可行性分析及對策[J].特區經濟,2007,25(9):175-177.
[6] 楊彥鋒,吳雪嬌.中國郵輪旅游市場供給特征研究[J].特區經濟,2011,29(9):164-167.
[7] 孫曉東,侯雅婷.郵輪旅游的負效應與責任性研究綜述[J].地理科學進展,2017,36(5):569-584.
[8] 張樹民,程爵浩.我國郵輪旅游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旅游學刊,2012,27(6):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