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昀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動,如果采取傳統閱讀教學方式,則無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思考能力,而將批注式閱讀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批注式閱讀屬于研究性閱讀方法,其核心是閱讀實踐,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用簡潔的符號或者文字加以標注的一種方式,批注式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推動性,且在潛移默化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當前小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無論是認知能力還是生活經驗均有所增長,采取批注式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一、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基本概述
(一)含義
所謂的批注式閱讀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主閱讀,通過閱讀文章掌握基本的語言特點、表現手法等,并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劃線或者文字的方式加以標記。其中在整個標記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總體批注或者字句批注,是開闊學生閱讀思維的一種方式。
(二)意義
采取批注式閱讀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其含義可以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是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為了目前的關鍵所在,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這與新課程教學的主旨相一致。與此同時,采取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可形成自己的觀點,能夠從自身做起合理規劃時間。
第二是實現了個性化閱讀:因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缺陷與弊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形成個性化學習特點,并適用于每一個學習,在閱讀中學生還可以實現自我意識的轉變,形成個性化的張揚與培養。
二、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應用
在新時期為進一步落實批注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文學素養,需要從多個方面出發,筆者結合其經驗,對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分析。
(一)做好教學準備
在教學之前語文教師需要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批注引導,引導中需讓學生明白應該怎樣批注、在什么位置批注、批注的方法等。一開始小學生應用批注方法比較困難,但在不斷練習之后可以完全應用該方法。
為讓學生真正掌握批注式閱讀,可以指導學生自由批注,在分析閱讀之后交流批注,自有批注中學生的批注較為簡單,更多的是將生字詞加以批注,在交流批注后,學生批注的范圍有所擴大,有的學生會將優美句子標注,有的學生會將與本文相關的各個人物標記,從而加深了印象。
(二)個案分析
在學習《鞋匠的兒子》一文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閱讀,并詢問:你們認為這篇文章給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這個時候學生會紛紛搶答,緊接著語文教師則引導學生進行細讀,在細讀過程中做好筆記,需注意的是這一過程時間要控制在5~10分鐘,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在閱讀中學生會隨意的進行批注,以此有效擴散了思維,甚至還有部分學生會將自己的感想加以表述與記錄。
在學生批注完成之后,語文教師需要做好總結,在總結中可以挑選一名學生對批注加以分析,并詢問:為什么要在這個部分批注?然后將有意義的批注重點講解,引發學生的思考。等到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批注的情況重點反思,或采取文字表達的表示,如此才能在很早實現手腦的并用,為學生語言的提升奠定基礎與保障。
(三)創新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關系到了教學的質量,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首要任務便是做到與時俱進,創新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批注材料,使其引發學生思考,具有教育意義。除此之外還需要實現教學延伸,單憑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延伸,語文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自由批注的空間,使其在掌握基礎批注之后提高自己的閱讀有效性,另外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大多數小學生具有求勝心,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表揚,對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批注的時候不要急于批評,需要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批閱閱讀習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越來越重視現代化教學的發展工作,因此在當下的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工作中也不光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環境,還可以從閱讀的形式上出發,為學生提供更為簡單便捷的閱讀環境。
比如在五年級下冊《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段關于橋和山洪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山洪,橋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這樣再引導學生從課本中找出描述環境惡劣的詞,如“雨突然下大了”“像潑”“像倒”“像受驚的野馬”等等,再引導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畫出關于描寫橋的語句,這樣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感受到環境的惡劣,以此凸顯文章中人們在災難面前的弱小,以此在災難面前人們的團結與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
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還可以積極利用現代化AI教學技術,將教材中的環境和現象直接采用現代化技術的手段展現在學生的見面前,這樣在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直觀,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體會教材的內容,與作者達成心理上的共鳴,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提高學習能力。
三、新時期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發展策略
(一)實現批注式閱讀教學與教學目標的統一性
假如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缺乏明確的目標,那么則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充分發揮出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優勢與作用,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那么則需要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多角度分析與研究,按照課文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設置切實有效的教學目標,并通過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
(二)在質疑中掌握知識
質疑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通過質疑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問題能力,因此質疑是學生學習中的起點。因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在受到好奇心的驅動下會想盡辦法解疑答惑,這一過程也被稱之為知識轉化的過程,并且這種方式所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要比學生死記硬背更加具有成效,所以在新時期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學會質疑,并且要敢于質疑。語文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大綱與教學要求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性格加以分析,因為有的學生比較內向,在課堂中不敢說話,生怕說錯受到批評,對此語文教師需要多加表揚,盡可能的消除學生內心的恐懼感,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采取舉例子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質疑,在學習中能夠成為“十萬個為什么”,對學習課文以及理解作者情感具有重大價值。
(三)采取多種批注式閱讀方式
毋庸置疑,批注式閱讀方式呈現出多樣性,雖然均為標記的方式,但是標記的內容與范圍有所不同,在新時期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采取多種批注式閱讀方式,其中語文教師可以按照教材與教學要求為學生創設情景,使其采取不同的批注式閱讀形式,其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還可以將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與段落加以標記,形成抒情式批注閱讀,此外,在課文中有諸多語句也可以讓學生加以批注,為學習整片文章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評判能力,還可以采取評價式閱讀,簡而言之便是需要對文章的相關內容、人物描寫等加以判斷,或者在諸多文章中作者描寫比較含蓄,會采取省略號的形式加以替代,這種情況下可以指導學生發揮自己的形象力去填充,采取補充式批注,進而實現文章內容的擴充。無論采取哪一種批注方式均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要做到活學活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利用技巧加以引導
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閱讀的時候,部分學生容易產生惰性思想,或者是因為學生缺乏知識經驗,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閱讀主要停留在文本內容的表面,其批注式閱讀也是如此。在這種發展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相互整合,并應用技巧加以引導,讓學生不斷的思考與分析,如此方可有效提高批注式閱讀的有效性。
比如在學習《埃及的金字塔》的時候,語文教師便可以將學生肚子閱讀批注的步驟加以轉化,使其形成先讀后批注的方式,這樣一來便可以讓學生快速的掌握文章的重點與難點,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再結合該部分的內容指導學生加以閱讀,通過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學生才能明白金字塔建設的艱難,也只有通過思考與閱讀的相互整合,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發揮出批注式閱讀教學的作用。
對于語文教師而言,需要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并且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批注式閱讀,語文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通過高質量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與分析,讓整個閱讀目標更加具體,方向也更加清晰,為日后學習奠定基礎。
(五)將生活經歷和課堂融合在一起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和語文課堂融合起來,帶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藝術,從藝術回到生活中去。將枯燥無味的教材與息息相關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愛上生活,愛上藝術,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比如在學習《回聲》這一課時,可以給學生布置分文字的作業,讓學生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體驗回聲是什么,回聲是怎么產生的,回聲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什么用途。用這樣的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回聲,回到學校以后將在家中學習到的內容標注出來,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解答。在對實際生活的探索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科學的觀念,還拉近了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了良好家庭關系的養成。
(六)進行情景教學,學生分角色扮演
體驗式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情景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作為主講人傳授教材知識的,這樣的授課方式時間長了就會讓學生感到無聊,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也就沒辦法保證學習效率的提高了。所以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讓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輕松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教材中的人物,扮演的過程中模仿并體會人物內心真實的感受,在這樣的基礎上由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并將存在的問題標記出來,在學生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文章中標記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系,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分角色扮演課文中的烏鴉、青蛙、小兔子、老鷹等角色,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體驗教材中的觀點。
這樣在學生真實體驗的過程中與教材文章聯系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將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章上,減少學生閱讀教材的難度;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減少課上學習的無聊;在相互合作、一起合作出演情景劇的過程中拉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創立良好的班級氛圍奠定堅實情感基礎。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批注式教學方式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所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語文教師需要對其加以重視,并不斷增強其有效性。其中語文教師還需要通過批注式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及時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閱讀有全新的任務,將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此外還需要實現其延伸與創新,應用批注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滿足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