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萍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9-0034-02? ? ? ?中圖分類號: S513?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要:為篩選適宜莆田市推廣種植的糯玉米新品種,2018年莆田市土壤肥料技術站引進華糯2000、申科甜糯9號、申糯10號、彩甜糯168、白玉糯320、珍珍糯60、南糯1號等8個新品種,以蘇玉糯5號為對照,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華糯2000、申糯10號、彩甜糯168、白玉糯320、珍珍糯60、南糯1號這6個品種均比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申科甜糯9號比對照減產8.56%,位列最后1名。
關鍵詞:糯玉米;新品種;比對試驗
隨著現代農業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農業種植結構不斷調整,品種更新換代加快,為篩選出適合本地土壤和氣候特點的糯玉米新品種,進一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2018年莆田市土壤肥料技術站通過引進糯玉米新品種華糯2000、申科甜糯9號、申糯10號、彩甜糯168、白玉糯320、珍珍糯60、南糯1號、蘇玉糯5號(CK)8個新品種,在莆田市區域作春季糯玉米新品種對比試驗,試驗結果簡述如下。
1? ?試驗方法
1.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是糯玉米7個,以蘇玉糯5號為對照,共8個品種。
1.2? ?試驗田安排
試驗地點位于莆田市秀嶼區現代農業示范場(笏石“五四”場),交通便利,土壤為沙壤土,肥力中等、均勻,灌溉方便,前作為大豆。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對比法排列,不設重復,大區種植,安排在莆田市秀嶼區現代農業示范場試驗田B段04號田地。每個品種種植面積333.5 m2(包括對照種),在試驗田上作并列種植。畦溝110~120 cm,株行距60 cm×32 cm,種植密度51 500株/hm2,周圍種植品種保護行。
1.4? ?栽培管理
本試驗地前作為大豆,收后每667 m2撒施經加工后的豬糞1 000 kg,改良土壤。試驗地于3月15日整畦,整畦前每667 m2撒施高濃度純硫基復合肥(18∶6∶21)35 kg、微生物菌肥40 kg作基肥,采用拖拉機破碎整畦,畦寬120 cm、高25 cm。整畦前結合施肥每667 m2撒施農藥“毒辛”顆粒劑2.7 kg,防治地下害蟲。本試驗于3月22日播種,每畦2行,穴距32 cm,每穴甜玉米播種子3~4粒,4月23日間苗,4月26日定苗,同時每667 m2用尿素10 kg條施中間作追肥,4月30日修溝培土,生長期間無澆水、無噴灌。6月5日進行農藥“銀農2號”甲酸鹽440 kg/hm2噴灑,玉米螟蟲、蚜蟲防治要噴灑“啶蟲脒”580 g/hm2。
2? ?試驗分析
試驗數據詳見表1~表3。
2.1? ?華糯2000
鮮果穗平均產量1 011.3 kg/667 m2,比對照增產9.38%,位于第6名。該品種植株高度適中,葉色濃綠,果穗較大,但不夠均勻。品質評定:風味、色澤、糯性都好,皮稍厚,外觀好,總評分89分。出苗至采收比對照早1 d,較適宜引進種植。
2.2? ?申科甜糯9號
鮮果穗平均產量845.5 kg/667 m2,比對照減產8.56%,位于第8名。該品種植株高度中等,莖稈粗壯,葉片挺直,果穗較大,但不夠均勻,品質較差,該品種出苗至采收比對照早4 d,屬早熟品種,因產量低、品質較差,不宜引種。
2.3? ?申糯10號
鮮果穗平均產量1 042.6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2.76%,位于第4名。該品種植株高度中等,莖稈粗壯,葉片窄厚挺直,果穗較大、均勻。品質評定:風味、色澤、糯性一般,皮較薄,總體評分不高。出苗至采收與對照相當,其產量較高,果穗外觀好,可引進試種進一步觀察。
2.4? ?彩甜糯168
鮮果穗平均產量1 113.4 kg/667 m2,比對照增產20.42%,位于第1名。該品種苗期生長旺盛、整齊,植株高度中等,果穗大、均勻,有禿尖,品質質量較差,不宜引種。
2.5? ?白玉糯320
鮮果穗平均產量1 070.5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5.78%,位于第2名。該品種植株高度適中,果穗大、均勻、品質優,出苗至采收比對照晚1 d,因產量高、品質優、植株高度適中、不易倒伏,可引進擴大種植。
2.6? ?珍珍糯60
鮮果穗平均產量1 023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0.64%,位于第5名。該品種植株較高大,莖稈粗壯,葉片挺直、較整齊,果穗大、均勻、品質較好,出苗至采收比對照早6 d,特早熟,可引種進一步觀察。
2.7? ?南糯1號
鮮果穗平均產量1 053.8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3.97%,位于第3名。該品種植株高度較矮,莖稈粗壯,葉色濃綠,葉片厚、挺直,果穗大、品質中等,禿尖較長,影響外觀,不宜引種。
3? ?栽培技術
3.1? ?土地選擇
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播種前平整土地、精細耕作,灌溉方便的地點進行玉米種植。
3.2? ?播種方法
播種前田塊要整地,耙勻耕平,土壤要求深、松、細、勻、肥、濕,確保玉米出苗快。于3月5日整畦,畦寬(帶溝)110~120 cm;3月18日播種,雙行播種,每穴播3粒左右;4月20日定苗,株行距58 cm×26 cm,基本苗3 800株/667 m2左右。
3.3? ?水肥管理
基肥:3月12日每667 m2撒施控釋復合肥35 kg、有機肥35 kg;追肥:4月28日第一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4 kg、硫酸鉀10 kg。
灌溉次數4次,灌溉時間分別是3月27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25日。
3.4? ?病蟲、草害防治
播種后隔天用農藥“乙草胺”噴霧防除雜草,4月25日松土除草,4月29日修溝培土,5月14日松土除草,去除分蘗苗,并修溝培土。整畦時每667 m2撒施農藥“頂管用”3.2 kg防治地下害蟲。5月26日每667 m2噴農藥銀農甲酸鹽28 g﹢啶蟲脒35 g,防治玉米螟蟲、蚜蟲等一次。
3.5? ?適時采收
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0 d左右即可采收。采收過早,沒有完全成熟,導致產量下降;采收過遲,果穗松,易掉穗粒。
(收稿日期: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