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偉
摘要:本文在探討輔導員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礎上,明確提出班級輔導員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隊伍,闡明了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具備的素質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式方法。
關鍵詞:輔導員;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據各高校所做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結果可知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15-3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已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水平亟待提升,如果青年學生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綜合素質發(fā)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教育部多次發(fā)文,要求高校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負責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大學生活中,與學生接觸最多、交往頻率最高的教育者是班級輔導員,因此班級輔導員所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者為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長期從事班級輔導員工作,在班級工作中,系統(tǒng)貫穿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思想,學生個性品質良好,心理素質較高,教育效果良好。結合所學專業(yè)及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得到以下啟示,與班級管理工作者共享。
一、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身需具備的素質
筆者在指導無心理專業(yè)背景的輔導員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發(fā)現(xiàn)輔導員需具備以下素質,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一)豐富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
具備相關的心理學、 教育學知識是輔導員在班級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輔導員需要學習以下內容:學校心理學、教育心理學、 發(fā)展心理學、心理咨詢技術。通過學習系統(tǒng)的心理學、 教育學的理論和方法, 輔導員一方面可以更系統(tǒng)、 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 能提供適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教育〔1〕;另一方面,學習了心理學知識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區(qū)分開來,真正的轉變觀念。
(二)自身過硬的心理素質
據多項研究表明,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輔導員必須首先具備健康的心理。高校教師,由于職稱評定、課業(yè)壓力、人際關系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自身的心理健康難免也出現(xiàn)問題。因此,作為輔導員如果沒有高度的責任感,缺乏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豐富的應對自身壓力的經驗,很難有效地開展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輔導員的個性特征是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輔導員與班級學生接觸最密切,輔導員的一言一行,勢必影響所帶班級的班風,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大學生正是處于樹立自我形象、形成明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階段,輔導員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因此,輔導員的人格品質,對大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
二、輔導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輔導員除需在班級中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外,根據筆者多年心理輔導經驗,大學生咨詢較多的問題主要包括:學習問題、人際關系(同性、異性)、生涯規(guī)劃等發(fā)展性問題,以及其它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輔導員要做好以下問題的指導和干預:
(一)學習指導
進入大學,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和內容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自由時間增多,教師的教授方法變化,這些變化使得很多大學生感到迷茫,無法正確處理自學和課堂學習的關系,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如何利用課余時間。另外一部分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學習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或者無法掌握新學專業(yè)的方法,非常苦惱,一步步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些問題,輔導員應在新生入學時,就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
(二)人際關系指導
學生進入大學后,除了學習,還有很多的時間進行人際交往。大學生離家較遠,絕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和同學在一起,但是很多學生缺乏交友技巧和方法,因此交不到知心朋友,變得孤獨和抑郁。還有的學生有了朋友后,不知道如何維系友誼,不懂得友誼的距離,最終,朋友變陌生人或者敵人,這些問題也容易引起學生心理問題。大學生進入青春期,開始萌發(fā)戀愛意識,但是很多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掌握不好戀愛的尺度,不明確如何處理愛與性的矛盾,進而引發(fā)傷害事件。部分學生失戀后,也不能及時的調整心態(tài),最終導致心理問題。以上問題都需要輔導員有針對性的開展人際交往的指導和引導。
(三)生涯規(guī)劃指導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指一個人一生職業(yè)發(fā)展道路的設想和規(guī)劃。學生在了解了自己的職業(yè)錨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興趣能力為擇業(yè)、就業(yè)做好準備,提高就業(yè)競爭力,減輕就業(yè)心理壓力。很多學生進入大學處于混日子狀態(tài),不會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涯和職業(yè)生涯,浪費了大學時光,虛度了年華。這就需要輔導員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和規(guī)劃,充實學生的時間,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其它嚴重心理問題指導
由于在中學階段,很多學校缺乏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鑒別和指導。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存在時間較長、較為嚴重,例如:抑郁癥、焦慮癥等,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問題,問題就可能較嚴重,學生可能會處于危機狀態(tài),這就需要輔導員及時對此類學生進行篩查和幫助。
三、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多種方法、點面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一)班級主題班會
班級主題班會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成長中的心理問題,輔導員可運用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全體參與,深入體會,引導學生發(fā)言,達到朋輩互助的作用。
(二)心理專題講座
針對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擾,若學生靠自己力量無法互助解決,輔導員可運用講解案例、播放視頻等方式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
(三)團體心理輔導
對于宿舍或小團體存在的心理問題,輔導員可采取游戲、活動等形式和學生進行團體互動,讓學生在思考中成長。
(四)個別心理輔導
對于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輔導員需要進行個別的輔導,個別輔導時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接納學生,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對這類學生進行跟蹤訪談。
綜上,輔導員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具體實施者,肩負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決不僅僅是防治心理疾病,這只是它的初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意義,是發(fā)展大學生的健康心態(tài),開發(fā)大學生的潛能,保持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輔導員應具備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識,才能更好地培育引導學生具備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金東賢,俞國良,傅婕.簡論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2(9)
[2]張東偉.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
[3]陸斯奇.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旬刊(上月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