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偉 高妍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9-098-01? ? ? ?中圖分類號: S565.4?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要:冬油菜收獲季節(jié)為每年的6月份左右,在冬油菜收獲之后復種架豆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并且能夠擴大蔬菜的種植區(qū)域。這種種植方式有助于調整地區(qū)的種植結構,對于促進農民群眾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山地冬油菜后復種架豆王旱作栽培技術進行了探究,供參考。
關鍵詞:冬油菜;復種;架豆王;栽培技術
1? ?栽培區(qū)域
栽培區(qū)域的選擇,需要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冬油菜收獲時間等。以甘肅省為例,每年冬油菜的收獲時間為6月上旬,這使得冬油菜后復種架豆王能夠確保架豆王得到充足的生長期。通常情況下,架豆王能夠得到100 d左右的生長期,并且甘肅地區(qū)每年的7—9月份降水較多、溫度較高,適合復種架豆王。此外,栽培區(qū)域的選擇還應考慮山地的海拔,如果海拔高于1 800 m,則溫度相對較低,會導致架豆王得不到充足的生長期,不適宜復種。要確保栽培區(qū)域的降水量充足,如果地域降水量450 mm,則不適合復種架豆王。每年的7、8月份,降水比較集中,這使得山地的降水很容易流失,因此,需要選擇坡度小于15°的區(qū)域進行栽培。
2? ?科學選種
科學選種對于架豆王的產量和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注重科學選種,結合栽培區(qū)域的土壤性質、氣候狀況及品種的商業(yè)價值等進行科學選種,所選品種要適合在當?shù)厣L。另外,由于采用旱作栽培方式,所選品種應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為保障架豆王生長期充裕,可以選擇早熟品種。
3? ?整地
在冬油菜收獲之后需要及時整地,及時清除地塊中的雜物,并且要在此過程中施加充足的底肥。施加底肥要秉持著“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底肥要以有機肥為主,并配合施加相應的化肥。可以按照3 m3/hm2腐熟有機肥的比例施加,并且配合施加50 kg過磷酸鈣、20 kg磷酸二銨以及15 kg尿素,這樣可以為架豆王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
4? ?搶墑覆膜
采用山地冬油菜后復種架豆王旱作栽培技術,其主要以自然降水為水源,最大限度提升自然降水的利用率。為此,可以采用雙壟溝權膜覆蓋栽培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對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升幅度能夠達到80%左右。在降水量達到10 mm以上時,便可進行搶墑覆膜。
5? ?播種
完成覆膜工作之后便需要進行播種,播種時需要采用干籽直播的方式,要選擇大小均勻并且籽粒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播種時要注意控制株距,株距控制在50 cm左右。通常情況下,每窩需要播種2~3粒種子,這樣可以確保每窩出2株幼苗,通過這樣的播種密度可以達到出苗5 200 株/hm2左右。
6? ?田間管理
6.1? ?放苗與間苗
通常情況下,在播種完成7 d之內會出苗,但由于出苗后的光照強度較高,并且氣候溫度也較高,因此,需要進行及時放苗。放苗之后,要及時封堵地膜口,避免水分的流失。在架豆王長出3片真葉時,需要進行間苗,間苗要在每穴中留下2株壯苗。
6.2? ?肥水管理
架豆王的苗期正處于7月份中上旬,此時的氣溫較高。因此,如果降水不充分,需要進行補灌,保障架豆王生長所需的水分。補灌需要根據架豆王的生長狀況,并結合土壤的水分含量來確定補灌量。至8月份中下旬,此時降水逐漸增多,氣溫也會隨之降低,此時可以適當降低補灌次數(shù),甚至可以停止補灌。為保障架豆王的健康生長,還需做好追肥工作,追肥需要在距離植株根部15~20 cm距離進行“穴施”,每次施加5 g左右的尿素,施肥頻率與采摘頻率的比例為1∶2。為保障追肥效果,追肥需要在降水前或者降水后進行。
6.3? ?病蟲害的防治
架豆王的主要病害包括疫病以及病毒病等,主要的蟲害有豆莢螟及潛葉蠅等。疫病可以應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病毒病可以應用1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進行防治。豆莢螟可以應用阿維菌素1 0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潛葉蠅,可以應用21%滅殺斃乳油2 000倍液進行防治。
總之,山地冬油菜后復種架豆王旱作栽培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有助于調整區(qū)域種植結構,進而促進農民群眾的增收。
(收稿日期: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