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校教育發展已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課堂。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現代學生,教師要與時俱進,大膽改革,不能一味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更要緊貼時代的潮流。筆者經過調查發現,現在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大多是由教師進行詳解,并演示操作步驟,或由學生操作演示。然后,把課堂交給學生進行仿照練習,教學模式機械辛苦。筆者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對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思考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生本理念;信息技術;教學思考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生辛辛苦苦的學。這樣的教學方式,讓這門本應走在時代潮流的前沿學科,反而在學生之間產生不好的“化學反應”。現在的教學課堂是以學生為主的新型課堂,教師更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信息知識、學到的信息技術。生本理念教育是為學生設計的新的教學理念,生本教育的根本是要把學習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及意義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
生本理念,顧名思義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轉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而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生本理念提倡: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的思想,這一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學生看成獨立自主的人的地位上,使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好學而教,而不是為教師好教而教。
(二)生本理念的意義
生本理念的提出不僅打破了以往傳統的以師為本的理念,而且還提出了許多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觀點,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兒童具有天生的模仿力,是學習者與生俱來的本能,其無限的潛能成為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習資源。教師借助于學生的本能力量的調動,就可以形成新的教育動力方式和動力機制。
二、生本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遇到的問題
(一)生本理念只停留于書本,不能有效實施在實際教學中
生本理念一被提出,許多學校紛紛重視。組織教師開會,提出相應的生本理念宣傳,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生本理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思想。而現實卻是教師對生本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具體如何實施、怎樣和所任課目有效結合都知之甚少,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的效果也甚微;而學校層面也沒有相應的評價機制,無法衡量教師是否在實際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是否真正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校層面在本質上是糾結和定位不明確的,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是否運用了生本理念進行教學,也就變得模棱兩可了。
(二)生本理念下的教學忽視了知識與情感的融合
生本理念下的教學,往往教師理解不足的話就會以知識為中心,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教學知識;過分注重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要。情感在小學階段往往是很重要的,此時的小學生理性思維尚未發展完全,學習知識往往情感參與的過多。例如在“鍵盤指法”中,如果教師因學生不能很好掌握基礎指法就批評了學生,他往往會憂心忡忡,影響到上課的心情,甚至厭煩這一課程。因此教師不能割裂兩者而教學,這無益于學生的發展而形成低效課堂。
(三)生本理念和小學信息技術的結合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的理解偏差,很容易忽視生本理念。小學信息技術課涉及的大多是學生生活中的事物,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僅僅講述這件機器的概念、用途、操作方法等等,而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擺出具體的事物進行操作演示。學生正處于具體思維發展的時候,直觀性和生活性的教學內容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因此千萬不能割裂兩者,為教而教。
三、構建生本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措施
(一)在實際教學中關注生本理念的實施
首先,必須找準自身定位,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只注重學生分數的現狀;其次,教師應關注對自身信息素養的提升,初步制定相應的教案,然后進行預演,思考每一步教學環節是否符合生本理念的要求,從而真正做到生本理念不再停留于理論層面,而是要在實際中有效應用。尤其要重視長期在在教學中的反思,幫助自己轉變教學思想,由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
(二)創設情境,注重知識與情感的融合
小學生正處于具體想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因此創設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想學的情緒狀態。這只是為良好的將知識和情感融合的第一步。教師還應在教學中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反應及學習動態,寓教于樂,才能使學生有良好的心態去接受新知的學習。例如在教學“雨過天晴”時,教師可以出示雨過天晴的動畫,加以聲情并茂的描述,讓學生充分想象一下生活中的雨過天晴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請學生們自己去交流各自眼中的雨過天晴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必須的元素等等。
(三)充分備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要想把生本理念滲透到課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在備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充分利用小學信息技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一特點。例如在“教學奧運知識我知道時”,在學習前就留預習習題,讓學生們先在生活中去了解奧運的知識,然后在教學中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其去探索發現。最后進行學生間的合作交流,一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讓學生之間去交流各自了解的奧運知識,學生們會收獲不同思維下的知識果實。
結束語
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主探究獲取信息技術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真正了解信息技術,并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從而為將來的工作實踐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康學智.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33.
[2]王彩紅.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方式探討[J].名師在線,2018(17):25-26.
[3]侯曉芳.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24):33.
[4]黃婷婷.基于生本教學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