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瀾迪
摘 要:南向通道給廣西物流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流量,也為廣西物流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以廣西物流服務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在南向通道的建設環境下的能力提升途徑進行研究。首先對廣西物流服務能力進行簡單概述,并分析了南向通道對廣西物流服務能力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從提升服務能力的方面闡述南向通道環境下廣西物流的能力提升策略,以期為廣西物流服務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南向通道;物流服務;能力提升
一、概述
廣西物流市場在繼東盟的發展環境下又迎來了南向通道建設帶來的巨大影響與沖擊,也為廣西物流服務的發展和變革帶來了新的契機。2018年5月,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2018年度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廣西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計劃》,其中涉及到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多式聯運基地、內陸無水港、其他物流基礎設施等8大類項目共52項。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在2018年度項目計劃的基礎上,近期編制出臺了《“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廣西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共提出214個項目。可見,南向通道已成為廣西物流領域的企業與學者共同關注的熱點。在南向通道的環境下,廣西物流在享受其帶來的紅利之外,自身的服務能力也正接受高強度的挑戰。
物流服務能力是指按照客戶的需求解決物流服務問題,在完成物流服務時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與資源配置。在進行高水平物流服務時需要良好的物流服務能力來完成。好的物流服務能力能夠為社會以及企業減少資源的損耗,提高作業效率,增加經濟效益,是使區域經濟以及企業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一個支撐要素。
二、南向通道對廣西物流服務能力的影響
南向通道是在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為關鍵節點,北接中歐班列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道的搭建,使甘肅、陜西、四川、重慶、貴州等西部省份途經廣西的北部灣港出海至新加坡,同時,西部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將經廣西匯集然后出海通達東南亞再擴散至全球。此時,廣西物流服務的能力將是廣西物流市場以及經濟市場的核心資本。廣西物流市場經濟依賴物流服務能力的提升來加大市場的競爭力。
隨著南向通道的推進,從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服務能力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廣西物流服務能力還存在不足。新加坡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全面自貿協定的東盟國家,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有30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740個港口。在南向國際貿易物流通道中,新加坡港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對廣西物流服務能力的影響也較大。相對新加坡的配套完善的法律體系,廣西的物流方面的法律體系還有欠缺。新加坡的港口機械配套自動化程度高、企業管理效率高、人員素質高,普遍教育程度高,從業人員均通過系統的培訓。而越來越多的中轉貨物在廣西進行集散與流通加工,相關的技術操作與設施設備的需求瓶頸還未打破。以及服務信息平臺的服務功能與范圍與實際需求相比較,存在較大差距。還有服務力度還不夠,局限在相對低利潤的物流服務上,這與提高物流市場的積極性存在矛盾。但是發展的規律正是越來越難,問題越來越多,但也將變得越來越好。
三、南向通道環境下廣西物流服務能力提升
在南向通道建設的兩年中,廣西物流服務能力也積累了一定的服務發展優勢。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節點,減少市場差異化競爭,優化物流整體環境,為物流服務能力提升打好基礎,迎著南向通道的挑戰,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效率,優化服務環境,逐步加快向好趨勢。
(1)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隨著建設的深入推進,廣西在南向通道中的節點樞紐作用更在凸顯。以沿海港口為龍頭,南昆鐵路為骨干,高等級公路、水運、航空和其他基礎設施相配套的區域物流通道已基本形成。建設我國西南至東盟國家的聯通國內國際的現代商貿物流網絡體系,各物流功能有機結合,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物流網絡功能齊全,集結和分發途徑新加坡至全球的國際物流樞紐節點。
物流設施作為物流服務能力的支撐,得到大力的投入。目前,廣西建成25個普通公路路網項目共560公里,在12條重要國省道建成18個服務區,結束了廣西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無服務區的歷史。廣西民航航線網絡已經覆蓋東盟9國,通航9國首都、中心城市18個,航線25條,每周97班次。廣西鐵路境內營運里程截至2018年10月的數據是5191公里,其中高鐵營運里程為1771公里,位居全國前列,構筑起“五縱”干線鐵路網。水運方面將加大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約60億元,其中沿海41億元,內河19億元。物流產業園區是物流職能的至關保障因素。目前廣西的大型綜合物流園區已經實現了保稅物流、冷鏈物流、公共倉儲、商品展示貿易、多式聯運和綜合服務等功能疊加。
(2)物流運行效率穩步提高
如果說東盟是廣西最大的發展機遇,那么南向通道便是廣西發展的一個加速器。在國家、政府還有企業的支持和努力下,共同研究、規劃、宣傳,推動南向通道的順利建成,廣西物流市場整體的運行效率顯現出積極的態勢。
廣西獲取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降低了產品銷售成本,降低企業經營壓力,實現對市場的可操控性,豐富物流市場資金流通。國際貿易業務部分以人民幣結算,提速業務流程。按 15% 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舞臺。針對南向通道的海鐵聯運的相關班輪航線、班列物流、集裝箱等提適當的稅費減免或補助支持。下浮南向通道項目的交通運輸運價,穩定與吸引新舊貨源市場。還有物流各環節的電子信息化建設的實現,便捷、快速、準確的一站式的數據服務通道,為企業與客戶及時輕松掌握物流服務進展。高速的物流市場運行效率也突顯了物流服務成為了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與先導作用,拉動廣西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
(3)物流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通過近兩年廣西的物流相關產業經濟運行情況可以知道,廣西在政策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還有法制環境都在不斷優化,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廣西各級政府與企業也高度重視南向通道的建設為廣西國際貿易流通以及物流市場的帶來的發展。
廣西自身以優越的地理位置獲得了東盟舉辦的永久權。隨著南向通道建設的推進,更加明確廣西物流的戰略定位,為廣西區域經濟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環境。研究制定的相關專項規劃和扶持政策,積極出臺的針對南向通道的若干政策,推動區域物流發展的實質性措施,均是不斷的優化廣西物流發展環境。同時在國際合作中,依托綜合交通樞紐和產業聚集區,加強作為與國內西南城市以及東南亞國家物流網絡重要節點的有效銜接,積極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海運樞紐城市加強合作,必將推動沿線商貿物流服務需求的進一步增長。
四、展望
廣西以南向通道的建設為依托,將物流服務能力提升為關注點,構建良好的物流環境,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物流服務能力的提升是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物流基礎設施的改善為廣西贏得更多的投資機會。南向通道的建設,加速廣西與國內外省市的經濟聯系,帶動物流需求量的上升,拓展廣西物流發展潛力,為廣西成為南向通道的關鍵節點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需求空間。
參考文獻
[1]莫金菊、李柏敏,“一帶一路”背景下北部灣港口發展策略[J]商業經濟 2018年07期
[2]李牧原、郝攀峰、許偉,“南向通道”:破繭而出 漸行漸興[J]中國遠洋海運 2018年05期
[3]朱俊麗,對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發展的建議[J]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4]貨運增速加快 客運生產緩慢——2017年廣西交通運輸業運行情況分析[J].廣壯族自治區統計局,2018-03-07
[5]焦明、李孝正 廣西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2014(05)
[6]南向通道,推動中國——東盟合作走向深入 [J] 廣西日報.2018-09-02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科協資助青年科技工作也專項課題《在南向通道環境下提升廣西物流服務能力研究》 編號:桂科協[2018]Z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