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領先技術,將會對經濟發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在探討人工智影響經濟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制定更為合理的公共政策有利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人工智能;影響;經濟;公共政策
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各國都很重視人工智能等鄰域的研究。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不僅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各領域和各方面,也將深刻地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一、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及相關政策
1、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領先技術,既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發展潛能和機遇,也會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會影響到經濟發展的諸多方面,人工智能對產業模式、市場競爭、就業失業、收入分配以及經濟增長等方面帶來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人工智能會影響供需關系,不僅對人才供需關系帶來影響,要求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與新興產業相適應,也影響到產業供需關系,造成人工智能相關產業供需不均衡問題。人工智能作為強化自動化技術,它會對勞動力產生替代效應,造成就業難甚至失業等問題,還會影響到最終的收入分配結果。人工智能作為新興科技的代表,能為經濟的增長提供持久的動力。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一樣,它的廣泛應用會促進提升生產率并加速自動化的進程。將會導致生產中使用勞動力減少的情況,進而會增加經濟中的資本回報的份額。同時,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技術創新必然也會影響到整個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將會帶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因此,我們探討人工智能對現實經濟的影響必將成為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2、人工智能的相關政策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并將人工智能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2016 年 5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下發《“互聯網 + ”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6 年7 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強調今后要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等領域;2017 年 7 月 8 日,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針對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比如帶來的失業沖擊、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進行思考,政府已開始著手進行應對。
研究人工智能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及帶來的各種影響,以便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政策制度,以保證人工智能以更安全可行的方式發展和應用。
二、人工智能發展政策建議和思考
人工智能的發展對經濟社會既帶來有利的影響,也將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因此,如何有效地發揮政策的積極作用以緩解人工智能帶來的負面作用,制定出更為合理科學的政策顯得至關重要。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仍處于早期階段,未來的發展尚有很大的空間。針對人工智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為了更有效地提升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嘗試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著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良好氛圍,促進人工智能產業供需平衡
政府要加快人工智能相關管理政策出臺,制定出能激勵傳統行業向新興技術行業轉型的相關政策,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更為合理和人性化的制度平臺,從而激發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推進產學研相關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更好地促進人工智能與其它領域的深度融合,特別是要推進人工智能向縱深領域的發展和進步。著手研究攻克人工智能領域的重點技術難題,推廣應用人工智能相關成果并使優質項目產業化。鼓勵傳統企業與創新企業聯盟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并以應用需求帶動技術創新。此外,為避免因經濟的外部性問題引起的人工智能產業投資不均衡現象,政府要加強引導,促進人工智能產業供需平衡。
2、系統籌劃人工智能的科學發展,主動調節勞動力市場
人工智能作為一項有前景的新興技術,政府應當在規劃引導與合理布局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針對應用人工智能等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的技術導致的就業替代現象,政府應未雨綢繆,防止出現大量低技能勞動力失業現象,并要調控收入極化現象。政府應重視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轉化應用,打造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人工智能新模式和新行業,拓展從智慧家居到智慧城市發展的新空間,提升人工智能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人工智能產業就業吸納的能力,化解剩余勞動力,打造與市場相協調的高質量就業格局。發揮民營企業的活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推行各項優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利用和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使人工智能的創造效應得以發揮,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新機會,以形成技術創新與人才需求之間的良性循環。
3、加強人工智能教育與培訓,完善人工智能人才使用機制
政府應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就業創造效應,完善人工智能方面的職業教育,培養多層次的人工智能人才。職業教育應按照人工智能技術所需要的層次、類型和結構進行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設置,朝著多層次、市場化方向發展。當前新工科建設方面,要加快各院校人工智能學科建設,設立人工智能等智能化專業,重視人工智能方面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鼓勵人工智能企業開展多層次的人工智能技術培訓,使員工能及時更新思維并適應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局面。同時,扶持各類職業院校向社會提供免費或優惠的培訓資源和項目。此外,政府應完善人工智能技術人才的使用機制,推行有益于創新型人才涌現的人才選拔與使用機制。引進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人才,實現以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領技術發展的路徑,創造有利于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的國際、國內空間。
參考文獻
[1]曹靜,周亞林.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研究進展[J]. 經濟學動態,2018,1:103-115.
[2]張于喆.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就業效應及對策建議[J]科學管理研究,2018,37(1):43-45,109.
作者簡介:
喬亞俊,攀枝花學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