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力 劉繼勇
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其培養過程越來越受重視,特別是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與使用。本文以武漢商學院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校內實踐基地為例,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問題現狀;建設思路及實踐建議,旨在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提供切實際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實踐基地建設;馬術
前沿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項目,支持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下構建滿足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學科方向,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推動著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的轉變。應用型大學專業的設置區別于研究型大學,大多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有著很強的專業性和實踐能力要求。實踐表明高校實踐基地建設對學生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起到很重要的角色。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
1.1實踐教育基地設計缺乏科學標準
我國高等院校在發展初期普遍注重研究方向的建設,這也使得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院校發展緩慢,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時沒有相關行業標準參考,同時在服務地方的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同樣受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從而導致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在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受多方面的影響。
1.2實踐教學基地后期管理專業性不強
校內學生學習主要通過課程教師,目前實踐教學基地以各專業教師負責管理為主,專業較強課程主要由外聘教師擔任,專業實踐脫離教學基地本身,學生的理論實踐“兩極化”嚴重,管理過程中出現專業性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導致資源的浪費。
1.3實踐教學基地對學生作用過于單一
以展示為主要教學方式的實驗室是實踐教學基地的核心,缺乏從學生角度出發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是認識到嘗試動手再到自我創新的過程,往往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是最忽視學生的動手能力,院校在設置課程以隨堂作業和結業理論考核為主要方式,這就忽視了實踐教育基地對學生主體的作用,整個的社會實踐結構比較單一。學生從校內到校外程序繁多,學生拓展實踐困難,導致畢業學生實際的能力無法適應企業需要。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思路
2.1應用型本科院校其主要宗旨就是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實用性人才。2012 年教育部發布【關于開展本科教學工程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建設的通知】,我國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辦校理念普遍遵循立意大眾化,其在我國整體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又處于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往應用型方向發展是適應我國現如今社會現狀的要求,同時也是我國完善教育體系很重要的一次轉折,在這一大環境下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成為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的重要基礎保障。
2.2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特點是原有很強專業知識儲備基礎下還具有很強實踐動手能力。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設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方式主要分為校內和校外,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一般都由政府或者校籍人士單一提供支持,其學校影響力或者專業特色性很高;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一般是學校和企業聯合建立,可以是在企業原有基礎設施基礎上完善后建立,也可以是企業學校聯合出資建設,學校可以因此加強學生專業實踐學習能力,企業也可以減小運營成本,實現校企的互惠合作方式。
三、武漢商學院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1、武漢商學院馬術運動專業典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概述
(1)馭馬體育公園2017年11月13日動工,2018年11月完工,用地面積13.9萬平方米,參照奧運會賽事以及國際馬聯賽事標準建設,由主賽場、馬廄服務區、觀眾活動區、后勤物流服務區以及園區道路五大功能區組成。配備30匹優質歐洲進口溫血馬及相應馬廄等建筑,馬術場內主要分布有7座單體建筑,場地設有馬術場、臨時馬廄場地、大型觀眾看臺、人馬互動場地、800環形賽馬道等附屬設施。馬術場內馬術纖維砂場地是華中地區規格最高的纖維砂場地。學校聘請社會專業馬術團隊對馭馬公園30匹馬進行保障護理,以制度為保障和其他實踐基地進行充分交流學習,可用于科研基地和教學培訓基地,同時也可承辦國內馬術系列賽及高水平國際體育比賽,以參與賽事輔助工作,來提高專業認知度。
(2)室內練馬場位于武漢商學院北校區內,配建有室內馬術場、觀眾看臺、馬廄、綜合會議室、多媒體教室等相應配套設施。室內馬術場是在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原馬術實踐教學基地基礎上改建而來,獲批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湖北省省級高校示范實習實訓基地、武漢市高校重點實訓基地等稱號。整個練馬場由學校在籍優秀專業教師管理,采用勤工儉學制度分配實踐基地名額,由教師指導學生實踐的方式維護練馬場日常,充分滿足學生校內學習的需要,為了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政府及學院會定期邀請國內頂尖專業老師進行指導。除在日常聘請及在籍教師進行基礎教學課程外,學院采取研學模式,對優秀本科學生進行導師負責制,給予學生研究學習充分機會。
(3)賽馬實驗實訓室是武漢商學院馬術專業建設最早的實驗實訓室,配備有馬匹標本室、電子馬匹實訓室、實驗教室、馬史長廊、馬術賞析室等。主要用于賽馬安全防護、馬術賞析、馬文化等專業課程教學。實驗實訓室的建設充分滿足了馬術學院在理論教學的要求,使得理論教學生動化、國際化、豐富化。
(4)武漢商學院馬醫院是國內首家針對馬匹進行檢查及治療的專業醫院,也是我國高校中首個有動物診療許可證的專業馬醫院,具備接診、檢查、化驗、治療、康復等多種功能。醫院內設有處置室、藥房、消毒間、醫療器械、化驗室、會議室、住院馬房等多個功能性醫間,配備有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xp-600細胞培養箱、馬匹跑步機、多種配套進口藥品和國內生產藥品等。可以作為賽時的興奮劑檢測為比賽做保障,學校會針對馬術專業以及運動康復專業進行授課,無論是基礎認識到實踐操作都能夠滿足學生學習要求,全天24小時由專業學生進行值班,除常態化基礎實踐教學外還有專業教師指導優秀學生對專業的深入學習,形成了日常由學生管理,專業教師指導負責的管理運行體系。
2、武漢商學院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教學改革和思路
(1)秉承應用型高校應用型高校“以學生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政校合作為模式”的人才培養理念
2008 年體育系(暨馬術學院)與武漢市體育總會、武漢賽馬俱樂部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書,共同培養賽馬產業專門人才,開創了全國高校首個“賽馬產業管理”專業方向。在此基礎上,2009 年又共建了全國第一所馬術學院。武漢商學院作為武漢市屬院校,其自身發展目標跟武漢市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馬術產業發展和社會轉型發展的基礎和要求密不可分,也因武漢市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武漢商學院馬術專業建設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進一步貫徹以辦學質量為根本、突出專業的實踐教學性、加強學生應用技術的提高
2010 年在馬術專業市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由學校各相關學科帶頭人創建了全國首個賽馬經濟研究所(現更名為武漢馬產業研究院),此舉很好結合了學科發展需要以及地方經濟條件的幫助,秉承了應用型高校“以學生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政校合作為模式”的人才培養理念,同時研究所的建立很好滿足了在專業建設上對市場調研、問題備案、數據分析等的需要,使得學校馬術專業建設在軟件上有充分的理論依據。2010 年社會體育(賽馬產業管理方向)專業獲批為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3)學校繼續堅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并在原有基礎上培養本科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并在人才培養理念上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校通過進一步對專業學生就業各方面的調研,社會對于馬術專業學生有了新的要求,學校繼續堅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并在原有基礎上培養本科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并在人才培養理念上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2015 年開始招收第一批馬術專業管理本科生,進一步迎合全國馬術專業人才的需要,打造多方向的馬術方向人才,包括障礙騎師、馬房經理、體育經紀人等多個方向,努力打造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力的一流品牌專業。同時除了開設相關理論課程外,學校還建立了自己的實踐教學基地管理模式,在實踐教學基地硬件基礎上建立學子馬術俱樂部,由學校專業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專業需求分組,再通過對不同年級學生學習需求,進一步細化實踐教學基地各環節,各環節由高年級帶頭,繼續組織學校相關專業大一新生處理實踐教學基地日常工作任務,形成了一一對應的責任體系,不僅很好滿足了年長學生的管理實踐,同時使得新生有了基礎鍛煉學習的機會,通過對時間人員的調配使得實踐教學基地無論何時何地都有相關直接處理人員,在一定程度節約了學校資源的同時更加有利于不同階段學生自我發展。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建議
4.1立足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目標,加強研究的實踐性和服務地方發展的可持續性。
首先,高校在探索轉型發展時應該確定應用型院校的建設目標,對專業設置有長期深刻的認識,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是基于一定必要性基礎上的,規范的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應有相應的對策計劃,這些都是在認識基礎上展開的。其次,加強專業研究以及貫徹地方政府方針是具體運行必不可少的環節,政府在引導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同時也給予了校方莫大的支持,包括對院方的肯定以及資金等方面,所以在建設規劃中獲得政府支持是絕對的。同時,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服務地方是區別于研究型高校的主要表現之一,高校專業的發展應該適應不同時代社會的需求,實踐教育基地也需要長期可行的規劃。
4.2加強實踐教育基地優秀專業管理師資力量的引進和培養,打造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應用型本科院校應不斷充實高素質人才建設,以市場為導向,應時而變,把控好先進教師人才的引進,同時重視在籍教師的創新意識以及實干精神,發展適應學科建設需要的師資力量,應堅持以“內培為主,外引為輔”的原則,在籍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除了加強內部教師的培訓工作,在學科建設過程中還應注意到內部教師和外聘教師的相互交流學習;外聘教師的引進有利于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的專業性,是適應學科發展階段的必要措施,對于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具有指導意義。校內實踐教育基地應針對專業教學需要的特殊性組織優秀的教師團隊,在實踐教育基地的管理上提高工作的效率,細化團隊責任,在工作中有章可走,面對管理問題有人可找,打造一支既能上到課堂育人、下到社會實踐、更能潛心實干的應用型、多學科互補共進的教科研團隊。
4.3以學生實踐為主體,深化不同階段教學目標,細化實踐教育內容。
學生作為實踐教育的主體,實踐教學基地作為實踐教育的基礎設施應該在學生角度考慮建設意向,設計建設應該考慮到實用性、可行性、安全性,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設有相應教學設施,滿足不同教學目標的需要,做到全面化、精細化、專業化。實踐教學基地作為教育資源本身就是與市場經濟效益相區分開來的,其建設意義就是實踐教學,所以不能只是作為學校發展的“面子工程”,更加不能作為專業發展的借口,脫離學生學習本身。由本校學科帶頭人在籍教師擔任負責人,在協調實踐教育基地和學院工作的同時還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實踐教學基地具有可變性和適時性,專業帶頭人的管理向下可以具體到學生,向上能夠及時反饋到學校,使得實踐教學基地運作發展不脫離學校整體規劃的同時還能恰到實際到學生,給予學生最大的實踐機會。
參考文獻
[1]【“夯實基礎 開拓創新 ?科學謀劃 特色發展”體育與馬術學院五年發展規劃報告】武漢商學院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 號
【關于開展“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2012 教育部
[3]【關于編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建設方案的通知】發改社會(2016)547 號
[4]【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體育學院概述】武漢商學院官網
作者簡介;
汪小力(1990年8月)男,漢族,碩士,社會體育 ? 武漢商學院,湖北武漢市,湖北武漢,43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