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摘 要: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管理是促進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宣傳,提高公眾森林保護意識,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才能有效實現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管理。因此,為了促進甘肅張掖地區的林業資源長久、穩定發展,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做好保護與管理工作,實施先進、科學的管理技術。
關鍵詞:林業;資源保護;森林防火措施
林場及林企應提高對森林防火的重視,達成“防重于救”的共識,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火源管控、信息化預防等方式,加強對森林火災的預防,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避免林業資源遭受損失。
一、當前森林火災預防中存在的問題
1防火意識不強
部分林區沒有充分認識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對于森林火災的發生抱有僥幸心理,防火意識薄弱十分明顯。只是等到火災真的發生時才緊急撲救,從而導致十分被動,火災一旦發生,將會由于反應不及時而造成較大的損失。
2防火設施不足
對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導致撲火隊裝備落后,森林防火正規化、機具配置標準化、人員配置科學化達不到標準。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只能組織毫無經驗的當地群眾上山撲救,導致撲救效果差;或者把機關干部和單位職工都派往火場一線,但效果甚微。從防火撲火隊伍組織上看,特別是在山區,人少分散,撲火人員很難在短時間組織到位。
3工作落實不到位
部分地區林業主管部門對森林火災防范的宣傳不到位,沒有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也沒有及時發現森林火災防范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導致火災的發生。尤其是在火源的控制方面,由于沒有按照規定進行野外用火,亂扔煙頭等現象沒有進行有限預防與管理,從而導致火災的發生。
二、新時期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
1建立森林防火應急預案與管理制度
新時期,要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首先需加強對森林防火的管理,即建立森林防火應急預案與管理制度,確保森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一,相關部門應建立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在森林火災發生時,能立刻調用應急預案開展初步的救火行動,有效控制火勢。第二,相關部門應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例如,可將森林防火工作的重點放在野外火源管理方面,嚴禁一切在森林地區用火的行為,包括在森林周邊燃放煙花爆竹等;也可對防火工作人員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將防火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并嚴格處理玩忽職守人員,保證森林防火工作高效性和嚴肅性。第三,相關部門應建立森林防火運轉機制,機制中應包括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的統一指揮、高效運轉與反應等內容,切實提高森林火災防范工作效率。
2加大森林防火的重視、宣傳與火災查處力度
要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保護林業資源,就需要社會各界都提高森林防火的重視力度,即在思想上認清森林防火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應加大森林防火工作的宣傳力度,借助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通過報紙、海報、電視和網絡渠道等擴大森林防火工作的宣傳范圍。并通過定期開展宣傳工作方式,讓人們意識到森林防火重要性的同時,積極參與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從而降低森林火災事故發生率,保證林業資源。另外,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還應對森林火災案件進行嚴肅查處,并依法對森林火災案件進行嚴格處理,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通過此種方式以儆效尤,降低人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災概率,保護林業資源。
3制定科學防火措施,提高森林救火能力
除了提高重視和建立管理制度外,林業部門還應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森林防火策略,并大幅提高森林救火能力。一方面,林業部門應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狀況、森林的植被覆蓋狀況,包括主要植被類型、植被屬性等,制定出符合本地區森林火災的防范措施。例如,對本地區容易發生、時常發生或曾經發生或火災的森林區域設立隔離帶,并做好隔離帶的維護,確保其防火功能的良好發揮,有效縮減火災蔓延范圍,降低林業資源破壞度。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森林救火基礎設施與裝備等,包括應急通訊設備、防火服、防毒面具等,為防火專員提供整套防火專業設備。與此同時,可不斷學習森林防火專業知識,進而大幅提升森林救火能力,降低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
4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
火災一旦發生,救災速度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火災造成的損失。而完善的基礎設施,對撲滅火災的速度和減少因火災所帶來的損失有著重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在重要森林中都會建設有防火公路,在發生火災時,一方面可以通過該公路迅速將救災物資運送到火災現場;另一方面,公路本身是有效的隔離帶,可以隔離火災的傳播,減緩火災的傳播速度,為撲滅火災爭取一定的時間。另外,生物防火工程的建設也極為重要。如采用混交林替代純林,可以借助不同樹種在燃燒時的差異來提高森林本身的抗火能力;在森林內播撒一定的菌種,通過蘑菇來降低森林的可燃性,減緩火勢蔓延等。
5實現森林防火信息化
森林地形復雜、巡視難度大,當巡視人員發現火災發生時,往往已錯過了最佳的撲救時機。因而,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已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森林防火中,對于及時發現火災,及時救火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這種技術在我國仍然幾乎沒有得到應用。這種信息化的防火技術,不但可以在發生火災時報警,還能根據火災大小進行評級,管理者可根據火災級別派出相應是人員和設備進行救火,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6制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加強防火宣傳推廣、明確各方面防火責任,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因此,必須要時刻做好應對火災突發的準備,廣大林業人員要居安思危,將每一次演練都當做真實的火災事故,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對待森林防火演習,提高自身的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能力。林業部門應當成立專門的火災應急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火災應急預案。一旦有火災險情,立刻啟動應急預案,火災應急小組立刻整裝出發,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森林火災現場,開展火災撲救工作,將林業資源損失降到最低。
結語
森林防火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因而應當加強重視及認識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水。林業管理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通過有效方式及措施積極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同時也應當積極選擇有效措施及方式實行森林防火管理,從而使林業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為更好保證林業資源經營及利用奠定理想的基礎,提供更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趙洪波.淺析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J].南方農業,2017,11(27)
[2]楊志敏.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