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藝萍 楊軍

摘 要:體液免疫是特異性免疫方式的一種,在免疫系統防衛功能中占據重要位置,但其過程抽象難以理解,本文在啟發式教學思想下,結合生活案例,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體驗學習的樂趣,也為教授本節課的中學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啟發式;體液免疫;生活案例
1.教材內容分析
體液免疫屬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之一,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過程較為抽象且復雜,與實際生活經驗聯系緊密。
2.學情分析
學生為高二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能獨立思考問題,具備一定程度的主動性以及探索新知的求知欲,在中學階段學習了《人體的免疫》,具備有關免疫的基礎知識,知道人體的三道防線的組成以及相關生物學術語的基本概念,但對體液免疫的過程、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的區別缺乏清晰的認識。
3.教學方法
以問答法為主,啟發學生思維,演示法和講解法為輔助,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必要時,可有課堂討論環節,以活躍課堂氣氛。
4.教學目標
4.1生命觀念 通過識記抗原與抗體的概念,建構結構與功能觀。
4.2科學思維 通過圖片展示體液免疫的過程,嘗試構建體液免疫概念圖,養成科學思維的學習態度。
4.3科學探究 觀察初次免疫與再次免疫的抗體濃度變化圖,判斷注射疫苗與注射抗體之間的區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4.4社會責任 關注生活中被狗咬事件,運用所學知識嘗試找到預防狂犬病發生的措施。
5.教學重難點
重點:抗原、抗體的概念難點:體液免疫的過程,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比較
6.教學環節
6.1案例導入
教師可引用生活案例:如一位男子不小心被狗咬了,立即趕往醫院接種狂犬疫苗,不料,醫生為其做皮試發現有過敏現象,建議直接注射抗體,接著拋出問題:注射疫苗與注射抗體之間有何不同?
6.2呈遞概念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利用ppt直接呈現體液免疫是依靠B細胞產生抗體“作戰”的方式,而什么是抗體呢?它與誰作戰呢?進而指出抗原與抗體的概念。
6.3剖析概念
在識記抗原與抗體概念之前,教師需引導學生區分病原體與抗原的概念,兩者是否相同呢?面對學生的困惑,此時可分別展示抗原的本質(絕大多數為蛋白質)及特點(異物性、特異性),例如疫苗、花粉可作抗原,而病原體的本質即微生物或寄生蟲,再由學生得出結論:抗原并不等同于病原體,它位于病原體上的一部分,且絕大多數為蛋白質。
抗原入侵必定引發機體出現相應的反應,產生抗體,此時可簡要介紹抗體的本質(免疫球蛋白)、特點(特異性)、分布(主要在血清),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6.4講解體液免疫機制
6.4.1解析過程
教師提出問題:第一,抗體是哪一個免疫細胞產生的?第二,它是如何消滅抗原的?接下來,ppt播放體液免疫過程的視頻,與此同時,板書其概念圖。之后,以問題為導向,鞏固知識點:在此過程中,唯一不能識別抗原的免疫細胞是?唯一不能特異性性識別抗原的免疫細是?
6.4.2解析兩次免疫區別
教師根據概念圖引導學生回顧體液免疫過程,識記記憶細胞作用:當抗原首次進入機體時,有一個處于“暫停期”的免疫細胞,當該細胞再次受到同類抗原刺激時會被激活,該細胞為記憶細胞,它產生于初次免疫,而作用于再次免疫。為什么它接觸到相同抗原刺激后又被激活了,這說明它對相同抗原有什么樣的作用?以此刺激學生自己構建記憶細胞的作用。接著,又拋出問題:正因記憶細胞的作用,從而導致兩次免疫中產生的抗體濃度有何區別呢?教師利用ppt呈遞,學生觀察變化圖,總結不同點。
6.5呼應導入
教師ppt展示資料一:被狂犬咬傷是否發生狂犬病,關鍵是咬傷后是否及時進行全面全程的醫療預防處理[2]。當人被狗咬傷后,立即清洗傷口,并根據傷口情況按規程注射狂犬疫苗,一般說來,患者不會再患病。提出問題一:為什么注射疫苗后,機體一般不易再患病?引導學生回答:它能刺激機體產生記憶細胞,可以起預防作用。接著展示資料二:兩名人士[3]在被狗嚴重咬傷后立即趕往防疫機構按規程接種了疫苗,數日后卻發病去世了。提出問題二:你認為導致接種疫苗失敗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可能是機體未來得及產生抗體或產生的抗體濃度較少不足以抵抗病毒;繼續追問:注射抗體能否發揮免疫效應?引導學生通過回顧體液免疫過程回答注射抗體能直接作用抗原,因而能發揮免疫效應。再拋出問題四:注射抗體與注射疫苗發揮的免疫效應究竟有何區別?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不同點,如表1
6.6拓展延伸
面對生活中被狗咬傷的事件,而學生作為社會的小主人,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降低傷亡概率呢?進而拋出問題:如何預防狂犬病的發生?
7.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歷年高考重難點之一,若按照以往教法: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無疑顯得課堂乏味,且難以掌握,而本文的教學設計基于啟發式教學思想,導入生活案例,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置問題串,引發學生思考,畫概念圖,讓學生更好把握體液免疫的邏輯關系。當然,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植入其它直觀教具如貼紙圖畫來表示B細胞等免疫細胞,使過程形象可觀,或通過活動教學法即引導學生通過下象棋的方式徹底搞懂體液免疫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吳相鈺,陳守良,葛明德.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周云沖.被狗咬傷后……[J].醫藥與保健,2002,10(5):14-14.
[3]胡寶文,葛顯成,雷顯英.兩起被狂犬咬傷后接種狂犬疫苗失敗原因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2,13(6):35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