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開貴
摘 要: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會對學校管理工作的全局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作為新時期的中職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升班級的凝聚力。本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班級管理實踐,就新時期的中職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談以下幾點做法和思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實效;素養
一、班主任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文化成績比較差,知識基礎薄弱,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普遍存在厭學,甚至有的學生會抽煙、打游戲、打架斗毆等,但他們大多數都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喜歡新鮮事物,愛面子且具有較強的自尊心。這樣的中職學生給給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教學工作都帶來很大困難,如果班主任仍采用傳統觀念下的說教或強制命令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容易激起學生的厭煩和抵觸情緒,很難取得理想的班級管理效果。因此,作為新時期的中職班主任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拋棄傳統的機械地灌輸和簡單說教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更多的理解、尊重、鼓勵和指導。
首先,作為中職班主任,既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又要學習專業方面的教育教學知識,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用班主任自身的一言一行來規范學生,充分發揮班主任自身的示范作用。作為中職班主任還要以人為本,樹立師生平等的理念,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是班級管理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和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思考和看法。同時,中職班主任還要樹立師生互動的理念,重視與學生的進行及時溝通、充分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中職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了解中職學生犯錯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營造和諧上進的班級氛圍,抓好班風班貌建設
一個班級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對中職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產生直接影響。因此,作為中職班主任重視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呢?
首先,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共同討論,確立科學的班級目標,制定合理的班級規章制度。“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在確立好科學的班級目標,制定合理的班級規章制度后,要把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班級的規章張貼上墻,要求全班學生和班干嚴格執行,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其次,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還要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邀請專家或學者開設講座、組織知識競賽、主題班會、辯論賽、手抄報評比、演講比賽、班級管理意見征集活動、觀看勵志性的電影或記錄片、社會實踐活動等,把思想教育工作融入這些有益于中職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友好平等相處,學會團結友愛,增強中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意識,激發中職學生的集體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培養學生逐漸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建設,營造出積極進取、平等友愛的班級氛圍。
再次,重視對教室進行文化氛圍的營造。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說過:“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 因此,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對教室進行精心布置,讓墻報、標語、學生園地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創造出健康向上、團結進取的班級文化氛圍,讓中職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民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新時期的中職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人,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而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民主平等地對待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出自由、寬松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從內心認可和喜歡這個班集體。班主任應當一視同仁地對待班級的所有學生,把班集體的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每一個學生,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班級的全體學生在班干部的帶領下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在平時的中職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還要留心觀察困難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或取得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積極中肯的評價,避免困難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極端心理,幫助困難生樹立面對生活、學習的信心。對文化成績優秀的學生,班主任也不能過于偏愛,而要一直給予關注和適時提醒,防止成績優秀的學生變得驕傲,目中無人,這樣讓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掘出來,促進班級每一個學生能夠積極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四、重視多方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在中職班集體的建設中,不能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能力,還應當注重多方聯系,如聯系各任科任課教師、家長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關注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定期地聯系各學科的任課教師,了解班級的學生在某一學科學習中表現出來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了解學生在某一學科學習中的進步或退步等情況。在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沖突時,班主任要做好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調節溝通工作,化解、緩和師生之間的矛盾,促進他們之間互相體諒、互相包容,促使整個班級的人際關系朝著理性、良性的方面不斷發展。
同時,班主任要認識到家庭是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很大影響的一個主要環境,因此,班主任要保持與學生家長的密切聯系,努力形成家校共同管理的良性模式,班主任要重視與家長交流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成績、文化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個性發展、價值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內容,指導家長盡量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安靜的學習空間,與家長共同關注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讓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地成長為適應社會發展和需要的有用人才。
總之,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努力營造和諧上進的班級氛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班級管理的方法,民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重視多方聯系,形成教育合力,促進中職班級管理實際效果的不斷提高,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