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麗
摘 要:2011年4月,我國將《中小學財商教育實驗與探索》編入重點課題名錄,因此,本文基于《經濟生活》模塊的教學,對如何對中學生開展財商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經濟生活》;課堂教學;財商教育
一、財商的概念
財商,即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FQ,直譯為“金融智商”。1999年,美國著名的作家、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與莎倫·L·萊希特在其合作的《富爸爸 窮爸爸》當屬首次提出了財商的概念,此后,財商的概念進入到了大眾視野當中,財商也與智商、情商一起被稱之為現代人的三大素質。
羅伯特·T·清崎認為,財商是能夠預算你能夠留住多少錢并讓這些錢為你服務多久的一種指標,而我國的湯小明先生則認為,財商其實就是財富智商,是一個人掌握金錢運動規律的能力。
二、財商教育的特點
(一)全面性
第一,財商教育內容、教育目標對全面性。在我國的現代教育當中,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幾率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事業建設者以及接班人的培養,是其重要的教育目標。而教育事業的最高原則,就是使得人的全面發展能夠得到實現。而財商皎月也是為了對人的全面發展不斷的追求,不僅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以及三觀教育,同時也訓練學生的良好行為能力以及相關品質。因此,財商教育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模式。
第二,財商教育中的不同要素,具有全面的、多邊互動的過程。從一方面來看,財商教育的開展需要多個環節的聯合,而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模式當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也會最終形成一種多邊互動關系。其中,教師需要涉及、安排整個教育活動,并將必要的指導、幫助給予學生,而學生則需要自主選學習內容,并將學習內容轉化成為自身的價值原則。
第三,財商教育并不是封閉的,而是全面開放以及動態發展的系統。在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對于人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應該不斷的刷新財商教育的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式,
(二)實踐性
在我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當中,提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給予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以足夠的重視。而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比,財商教育對于社會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十分關注,通過學生自主活動實踐的參與,使得情感體驗得到獲取,并最終對未來的經濟生活實踐所服務。
三、提高《經濟生活》財商教育有效性的教學方法
(一)提高教師綜合能力
在任何學校當中,想要有效的開展財商教育,都需要教師的開展。即便有著再完備的內容建構以及再豐富的課程活動,如果教師的教學缺乏足夠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就難以保障教學的質量。因此《經濟生活》教學的財商教育想要最終落實,就需要不斷的提高教師的素質。
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與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向結合,對教師培訓制度建立健全,將財商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有組織、有計劃的向教師傳遞,使得教師的財商教育經驗得到豐富。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除了要讓自己能夠成為理性的消費者并為學生發揮重要的榜樣作用之外,另一方面也要對自己財商教育方面的知識進行有意識的豐富,對課程當中蘊含的財商教育內容進行積極的挖掘,從而使得財商教育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教學環境與財商教育之間的平衡
在《經濟生活》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常常面臨著教學內容較多、教學課時比較近的問題。那么,作為教師就需要考慮如何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對各種實際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當中,應對學校的環境、學生發展水平、具體課程計劃等進行綜合考慮,并有選擇性的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此外,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并不代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面否認,而在《經濟生活》當中對財商教育的開展,并不是要對學科知識進行弱化,而是要在教學環境以及財商教育當中對平衡點進行探尋。
(三)做好學情分析
從實踐當中我們能夠看到,教師即便教學設計做的再好,但也難以使得財商教育的綜合目標得到實現。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之前,應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個性特點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從課程的高度對整個教學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進行審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本身的敏銳感也應該始終保持,對于學生思維發展的變化、情感價值的走向給予時刻的關注,從而使得整個教學的持續開展得到保障。
四、結論
在我國的素質教育當中,提高青少年的財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問題。這不僅與青少年個體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同時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對這一重要責任主動承擔,在教育過程當中主動對青少年開展財商教育。
參考文獻
[1]何海燕.高中財商教育的價值引領與實施路徑[J].教育科學論壇,2018(10):11-13.
[2]夏義勇,胡勤涌.中學財商教育及其路徑探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03):75-77.
[3]沈麗.整合《經濟生活》課程資源,彰顯財商教育價值[J].基礎教育研究,2012(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