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國強
【摘 要】在應用型人才需求緊俏的背景下,國家正在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力度,但是作為即將畢業的畢業班的班主任深深感覺到學生的就業是一門大學問。本文根據實踐教育和經驗,通過先找準角色定位,從而全面樹立職業品質,最后把握好進入職場的要素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職業品質;學生;企業
從整個職業生涯來看,人的成敗,往往不是體現在起點上,而是體現在轉軌點上,而從學校進入工作崗位,是人生最重要的轉軌點之一。
一、轉變角色定位,過好職業品質心理關
首先,要有一顆“適應的心”。職場不同于學校,員工不同于學生。進入企業,很多人往往是帶著很大的期望,仍舊以學校的標準來衡量公司;把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和同事對自己的態度做比較。事實上只有先適應環境,才能更好地改變環境,要學會像“變色龍”一樣根據周圍的環境改變自身的色彩。所以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期盼別人來主動幫助自己,就像學生時代老師主動找自己,關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一樣,但實際上,這是不現實的。畢竟你領了薪水,主要目的是來工作的,別人沒有義務指導你、關心你。就算你主動去問別人,遭到拒絕和冷漠,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最終通過適應社會來完善自己。
其次,要“沉下心”做事。少抱怨多做事。在初入職場的時候很多同學剛剛就職幾天就離職了,詢問原因無外乎工作環境不好、工作強度太大、工作報酬不高或者工作的技術性含量不足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等等等等,不甘心從基層做起,不愿意吃苦。曾經有一位在學校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在就職第一天就告訴我他離職了,我急忙詢問原因,他告訴我第一天工作他的手上就磨出了泡,感覺工作很沒意思,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我告訴他,從一開始就要有良好的心態,企業和學校是不一樣的,每個崗位都有各自的職責和要求,都必須經得起鍛煉,要調低期望值,調高貢獻值。索尼公司傳奇人物大賀典雄最開始就工作在生產線上,心誠務實,其貢獻最終獲得高層的認可,并最終成為董事會成員。老師身邊的很多同學也一樣,無論是本科生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學法律的一開始得在律師事務所打雜,比如復印、整理資料,根本不能和當初想像的一樣上法庭打官司;學習土木工程的要下工地,和鋼筋水泥打交道,無論男女帶了個安全帽就和建筑工人打交道了,哪是當初所想像的畫畫圖紙之類的;學習氣象學的要在荒蕪的空地做試驗,自己搭腳手架,有的時候電閃雷鳴也只能淋浴挨凍甚至還有觸電的危險,和我們所想像的在實驗室觀測一下氣象預報實在是大相徑庭;有很多甚至是名牌大學的學生找不到一份自己合適的工作只能轉行。事實上這些人在工作幾年之后都在自己的領域闖出了一片天空。相比之下你手上的幾個泡又算得了說明呢,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愿意做別人不愿做的事,調整好心態,記住“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靈”。
二、提升職業能力,全面樹立職業品質
首先,要有忠誠的心。忠誠是一種高貴的職業品質,尤其是在人才流動頻繁,跳槽盛行的當今社會,忠誠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能力。在我所帶的兩屆畢業班中,在初入職場就頻繁換工作的不在少數,然而對個人而言,忠誠是謀求人生成功的必要素質。很多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常常會考察應聘者的忠誠度。太頻繁的跳槽只會給你減分。
其次,要做有執行力的人。很多同學在學校已經習慣了老師鞭子抽一抽他就動一動,不抽就不動,或者抽了也不動,要反復的提醒他某一件事情。如果你在職場仍舊這樣,凡是要等到領導親自發話,要你如何做,你再去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失去了最佳處理時機,一個積極主動的員工總是帶著思考去工作,他不會問自己為何做不到,而是問自己該怎么做。如果仍舊帶著學校的那些壞習慣,需要別人三催四請,甚至三催四請之后也沒什么效率出來,那么很快你就會被企業淘汰。此時企業的領導可不會像學校的老師一樣聽你訴說緣由,然后告訴你下次注意,最后仍然給你機會改正。所以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不要再把自己當學生看待,雖然你是職場新人,但不要有找借口的心,要把借口消滅在心里。
再者,要注重細節。裸婚里男主人公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叫做“細節打敗愛情”。事實上細節不僅僅能打敗愛情,可以打敗的很多事情。有的時候要根據你工作的對象的喜好來把握好工作的細節,俗話說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要養成把事情做細的習慣,有的時候也不僅僅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因為每個環節都做好了,做到位了,就一定能在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業績。
最后,要有創新的心。“不創新,就死亡”已經成為新世紀企業生存發展的真實寫照。大部分人認為創新是高不可攀的遙不可及的,哪是我們初入職場的菜鳥所要思考的問題呢,殊不知其實每個人都具備某種創新的能力,作為初入職場的新人更要勇于嘗試自己的想法。
三、善于展現職業品質,把握好職場機遇
從學生時代起,不僅要勤學技能,還要有面向職場的心,注重職業品質的培養。然而培養是目的是為了展現。在應聘過程中要充分展示所學的專業技能,表現自己的職業潛能。很多畢業生在就業前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擇業時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調節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往往會導致不能展現自己優良的職業品質。因此一方面教師和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對學生加強心理指導和咨詢工作,引導他們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努力尋找自己和社會的最佳接合點;另一方面學生應該正確認識自我,認清自我價值趨向,設計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就業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機遇,順利地拿到職場入場券。
參考文獻:
[1]宏超.《世界500強優秀員工標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59-72.
[2]宋紅超.《做最受歡迎的員工》.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