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艷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說的就是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可以說成功和失敗,都源于你所養成的習慣,而習慣決定命運,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也許充滿了困難,做家長的也會感到缺乏經驗,但是家長一定要認識到教導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做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好的生活習慣
從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切良好習慣的根基。
(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我們班的陽陽雖然生長在農村,卻因為家庭條件優越過著城里孩子的生活,他的抽屜里總有著吃不完的零食。一次生病了,媽媽帶他去檢查,檢查結果出來,竟然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我找到她媽媽談了好久,并給她講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我建議他們回家收起零食,用強制手段強迫他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到了吃飯時間必須吃飯,必要的時候不吃就餓他一次,讓他體會吃飯的重要性。現在的他漸漸養成了吃飯習慣,臉色也好了許多,他的媽媽連連說著感謝。
(二)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我們班的李雨辰特點是非常懶散,早上一定要睡懶覺,屬于自己的事情也懶得去做,因為他可以依賴父母,媽媽說每天早上光叫起床就得1個多小時,為了怕他遲到每天都早早地起床為他準備好了一切,父母的辛苦可想而知。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制定作息時間,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早晨6點半起床,晚上8點睡覺,周一到周五是雷打不動的,休息日適當放寬。為他制定好時間,早上自己起床,遲到了自己負責。因為怕挨批評,影響自己班集體的紀律評比,在沒有父母提醒的情況下,他也漸漸養成了習慣,按時到校了。其實,培養習慣說穿了就是訓練,加以引導,說一千次不如做一次,我們決不要代勞,生活習慣就可以養成。
二、好的學習習慣
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我們輕松學習、事半功倍。
(一)良好的讀書習慣
記得那天的家長會上,我給所有的家長朋友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男孩子生性頑皮,不愛學習還專愛惹事,那天他的老師把他的父親請到了學校談了許久。從那天開始,每天下午飯后,父親就要求這個男孩子必須讀一個小時的書,而這一個小時里,父親也會拿出一本書,陪著他讀,日復一日,男孩愛上了讀書,那個時間成了他的一個期待。就這樣,這位父親陪著男孩一直讀到大學,臨走的那天晚上,男孩問了母親一個自己一直想問的問題:“媽,他讀的是什么書啊,為什么讀了這么多年也不換?”媽媽說:“孩子,他根本不認識字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不識字的父親正是用自己的這種“良好的讀書習慣”感染了自己的孩子,讓他愛上了讀書,改掉了許多看似難以改掉的壞習慣!
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同時也豐富了他的情感,對孩子人格的塑造也有積極意義。讀書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去觀察、去閱讀,到書的海洋里去積累語言,到廣闊的生活中去運用語言。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這需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哪怕我們讀的僅僅是一張報紙!
(二)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數學老師反映說班里有三個男孩子課堂上從來都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每天的課堂作業都是下課以后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的,我仔細詢問了學生,他們不是慢,也不是不會,每節課上都是邊玩邊寫,玩玩寫寫。請了家長才知道從小在家里寫作業都是這樣,爺爺奶奶陪著,零食哄著,有一個家長還給孩子規定寫一次作業多少錢,如此這般,怪不得就會養成這樣的不良習慣了。完成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求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要養成書寫規范、整潔的習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的習慣;獨立思考、認真審題、認檢查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讓他終生受益!
三、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從小養成好的品德習慣,可以使我們品行端正、明理誠信。作為家長,我發現許多孩子因為好奇心,很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翻別人的包。在小孩子眼里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他只是一種好奇心,這是兒童時期共有的一種習慣,所以這時候需要家長的糾正,告訴亂翻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不征得別人同意拿別人東西更是不對的,如果不及時糾正和教育,這就會造成教育上的欠缺。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應與學校老師積極配合,在批評教育的過程中尊重孩子的人格,正確地去引導孩子,特別是用平等的方式與他們交流,容忍并允許他們犯錯誤的同時更應讓他們認識到錯誤,并合適宜地糾正與改正錯誤。
四、養成獨立的習慣
為了孩子的未來,讓他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是父母的首要任務,也是孩子真正成長為一個大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能放手的時候盡量放手。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大衣了",而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孩子犯了錯誤不要一味地埋怨自己,自己犯的錯自己來處理。讓孩子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行為來自獨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與父母不同時,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問他們為什么這樣想。仔細聽聽他們的陳述,讓孩子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
總之,培養好的習慣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學到更多的學問、才能給孩子的未來燃起一個希望、送給孩子一個喜悅、交給孩子一個信心、讓孩子創造一個奇跡、繪就他們一個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