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發
摘 要:中學時期是青少年形成素養的關鍵時期,所以,教育部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國家重點的育人目標。圍繞著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全國各地展開了實踐和探索,并從中收獲了一定的成效。在初中時期的生物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也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中學時期的生物學知識,關注個人的品格和關鍵能力的養成,逐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生物;核心素養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落實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教育改革正隨之不斷地推廣和完善。眾所周知,中學時期是青少年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各種素養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個人品格和能力正在不斷的完善,擁有一個良好的素養和學習習慣是每個學生都該關注的問題,對于廣大中學生物教師來說,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就成了心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1什么是核心素養
我們常提到的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寬泛地說,素養包括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品質以及外表的形象和自身的能力。在科技高度發展經濟迅速提升的現代,人們的素養含義包含的越來越多,比如思想素養和業務文化素養。而學生的“核心素養”則是指學生所需要具備的適應期終身發展的能力和品格,也是對學生來說,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素養。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和自我管理、實踐創新、責任擔當。學生不僅要有符合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以及價值取向,還要形成自身的內在精神和品質修養。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以及自主發展,善于發掘自身的潛力和確定今后的發展目標,同時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無論在做事還是做人方面,都應該有一定的責任感。這就是我們提到的核心素養。
2中學生提高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和深入,核心素養一詞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并且變得越來越重要,眾所周知,核心素養是評價學生的一個標準,并且,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中學教學的一個導向。在中學時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中學生來說,起著絕對重要的作用,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在進行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理性思維以及社會責任感。據了解,自從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被提出之后,很多學者對其深處的內涵以及相關研究較多,但是關于如何將其落實在中學生物課堂中的策略卻很少。在如今的中學生物課堂中,很多教師重視理論的傳授,卻不重視學生的素質發展,也不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這對學生的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種阻礙。
3中學生如何提高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3.1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學生的理性思維的培養對于生物學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理性思維,是需要一定的邏輯推理和建立在實際的證據之上,并且理性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和學習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在日常的生物學習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例如,在“種子的萌發”一課的學習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前說明種子萌發的條件,以及種子萌發時期需要的外界條件和內部物質的轉化。接下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并分析得出結論。可以采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從生活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理性思維。
3.2正確的生命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教材知識的講解和實踐中的考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可貴以及生命的魅力。例如,在學習“觀察之物細胞”這一節課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操作顯微鏡的基礎技能,并了解到教材中的具體知識點。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明白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并認識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學會植物細胞結構簡圖的繪制。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在觀察細胞的時候,體會生命的神奇,并要有自己的感想。實驗教學之后,也要注意學生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3提升自身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模式,是生物教學中常見的一種研究類方法,這種方法是生物學習中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得出結論,而不是一味的單方面的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感受生物的魅力,才會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這對于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十分有效,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進行有效的思考,并提高學生的質疑和推理能力,同時在實際操作中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對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在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勢在必行的。教師需要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習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學好生物,做好自己,從而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影.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