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中霞
摘 要:化學有效教學對高中化學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將人教版的《化學平衡移動》作為教學范例,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等各方面帶入到其中來進行教學設計,在保持原有教學效果的基礎之上,增加課堂容量,同時也縮短了課時的安排,使課堂效率提升。
關鍵詞:化學平衡移動;設計;有效教學
引言:
有效教學主要指的就是教師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使用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更優質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深入的了解教學的內容。無論是分析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可以不斷發散思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養成更加優質的學習品質。化學平衡以移動從教學目標上對學生有具體的要求,同時也要求學生能有更多的拓展,一般來說會安排兩個課時。本文主要在使用導學案以及學生分組實驗基礎上來進行課堂容量的增加,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優。
一、充分預習,培養自主學習
為了能夠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需要結合課本以及課程的標準來設計學案。首先就要呈現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從課本當中提取出來的,并且有一定的深化,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對課本內容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處于一種主動學習的情境里,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探索未知的事物。比如在教育學生學習化學平衡移動這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閱讀其中的實驗,然后進行思考和交流。教師可以提問對濃度和化學平衡之間的影響是不是能夠從反應速率方面去分析,而壓強方面應該通過哪些方式來進行實驗,壓強怎樣會移動平衡會影響到平衡移動,溫度是怎么樣影響正逆反應速率的,又該怎樣影響平衡移動,怎么理解催化劑在平衡移動當中所造成的影響,這些問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更多的求知欲,同時也可以向學生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會針對問題來進行查詢和討論,也會自我思考,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帶著問題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這個時候聽課效率就會獲得提升,預習讓學生能夠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可以獲得主動學習的方法,在一起的過程當中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1]。
二、有效實驗,發現規律
有效實驗主要就是以人為本,讓學生能夠激發更多的探索欲和對學習的熱情,能夠積極地參加到學習當中去。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之下,讓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探索掌握其中的知識,或者是學會更加科學的方法和技能,養成更加科學的價值觀,在探索的過程當中能夠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使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被激發出來,讓學生可以改變傳統的學習理念,自主的去獲取知識。因此有效實驗必須能夠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首先就是實驗的主角必須要是學生,學生要能夠全面地參與到實驗當中去;其次就是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的知識或者是技能;再則就是實驗能夠讓學生增加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平衡移動這一課內容是比較多的,如果設計不恰當很容易讓學生對知識記憶比較淺顯,因此如果從實驗入手,并且通過預習讓學生完成相關思考,這樣學生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得心應手。因為課本上的實驗都是探索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兩組再進行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然后填空,再進行歸納和小結,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內容全面掌握,同時也可以節約時間,學生對壓強的理解將會比較深刻,教師在之后也可以補充一些壓強和平衡移動之間的關系[2]。
三、有效手段輔助教學
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更加全面的變革,在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使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學過程更加優化,使教師能夠創設更加生動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提高對化學的興趣,使學生的求知欲能夠被激發出來,讓課堂教學的效率更高,學生也可以獲得更加廣闊的平臺來進行發展,在進行化學平衡移動教學的過程當中,不但可以使用到投影儀,也可以使用實物投影這樣的先進方式,在實驗之后可以選擇小組來進行實驗結果的匯報,在匯報同時將投影儀同步播放相應的實驗過程,這樣可以更加及時地將學生實驗過程當中的一些錯誤反應出來,并且修正,學生可以真實地觀測到自己的實驗成果,并且可以做評價,這樣對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來說也可以起到吸引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激勵。在進行實驗課堂教學的時候,首先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就是學生應該在哪個場景下進行學習,第二就是教學過程和方法,第三就是學習結果的評估。教師需要經歷讓學生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自己去思考和參與,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去[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化學平衡移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不斷使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有一個全面的設計,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還是教學最終想要得出的結果都要有更多的計劃,只有這樣高中的化學教學才能夠更加有效,學生才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鵬輝.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設計策略——以“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為例[J].名師在線,2019(30):15-16.
[2]孫磊.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整體化策略的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1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