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娟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師落實教學目標的最重要的環節,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實施。隨著對自己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總結反思,筆者發現,對于教學目標把握不準,授課沒有系統性等典型問題的存在,制約著英語課堂有效性的實現。
關鍵詞:課程改革;有效教學;教學方法;教學目標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獲取更多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能力,真正做到高效課堂。
一、明確教學目標
1.要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應該具體到一節課的內容,不能是籠統的或者含糊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可以評價和考核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課堂教學目標定得過高或者過低都不是有效的或者操作性強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講“Numbers”一課時,主要讓學生掌握1~20這些表示數字的單詞的認讀。考慮到這一部分內容難度較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給學生設計一些互動環節,讓學生能夠比較快樂的進行學習,同時也獲得比較全面的發展。
2.要有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有較為全面的適應性,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是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該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應該制定過高或者過低的教學目標。
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1.隨機應變,如把“stand up, sit down ”。這一環節提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地有趣。在第一堂課的單詞教學中就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動物、植物的單詞,或者可以把下一單元中的單詞提前教,如“duck, monkey, dog”等等。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學過的單詞,自己編一個小故事,題目為“我的生物園” 。鼓勵他們利用學過的單詞,自己編小故事。
2.在教學中常用各種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1)當“小老師”、“模仿秀”
比如說“Tack about it”。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饑餓狀);“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比如說“Stand up”“very good”,“Sit down,please”.
(2)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
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孩子們特別喜歡。“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
如:Hi, Jim. Hello, Mike,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 am fine, too.
另外,在鞏固新課時,我經常引進競爭機制,給學生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尤其自我表現力強,得到老師表揚的,甭提有多神氣了。此外,我還常常讓學生“唱英語歌曲”、“說繞口令”、“做游戲”等。由于教學方法的多彩多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4)運用邊畫邊說
新教材的最突出特點是圖文并茂,無論Student book還是Activity book到處都體現了這一特點,繪畫是一項眼、手、腦等并用的活動,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它一則可以引起學生興趣,二則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有一次學生關于顏色的單詞,學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學生這樣一首兒歌:“小黑熊,真頑皮,手里拿著大畫筆,畫片天空是藍色,blue, blue 是藍色;畫朵白云是白色,white, white是白色;畫片草地綠油油;畫串香蕉是黃色,yellow ,yellow是黃色;畫個茄子是紫色,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筆,black,black是黑色;對這鏡子畫自己,黑不溜秋不美麗,哭著鬧著找mummy。”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英語時,教學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針對小學生的思維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形象性。應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等直觀教學手段,都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
三、養成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
創造課外英語環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老師課外帶頭說,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同學,我總會用最簡單的語句打招呼:“Hi! Boy, How are you?”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外見到我,就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招呼我,養成了用英語進行交際懂得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教學方式的轉變,活躍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景中學習英語,輕松愉快,學生聽說英語的整體素質得到了較快的提高。我們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
四、利用積極評價,為有效課堂助推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評價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體現尊重和賞識。”兒童有巨大的情感能量,兒童只有在主動的情感體驗中,才能更好地學習、實踐、探索。因此,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因此,在教學實中我常常使用鼓勵性語言,并且經常變換,給學生以新鮮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當學生在對話表演中表現十分出色時,我就充滿激情地這樣評價:“You are very good at English!”“Your English is wonderful!”You are a good English actor!”等等,而“Good ! Great! Wonderful! Excellent! Well done! Clever girl! Youre a good boy.”等簡單的贊美、鼓勵語更時時掛在嘴邊。在教師真誠的贊美中,成功的喜悅一定會涌滿學生的心房,使他們精神振奮,信心倍增。有時,我還結合體態語言來給予評價:翹翹大拇指,鼓鼓掌,發自內心的微笑,連連點頭,這樣一種成就感會激勵著學生不斷探索,努力創新。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
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多層次、復雜性的過程,要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教師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策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全面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