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凡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我國中學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積極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勢,中學教師應當優化教育模式,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全方位提升中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本文主要圍繞中學德育教育的相關概述、目前我國中學德育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中學德育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從而為我國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德育;愛國主義;問題;對策
一、德育教育的相關概述
我國中學的德育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有著越來越豐富的內涵,教師需要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堅定學生的政治立場,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建設,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用價值。我國中學應當根據現階段的教育目標,引入更加豐富的教學理論,堅持德育教育的本質規律,采用言傳、身教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德育教育包括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要促使青少年能夠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履行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堅持道德標準,完成學校的教育任務,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
二、目前我國中學德育教育現狀
盡管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學開始重視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各種口號,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進行相關的培育。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依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嚴重影響著德育教育工作的先進性與適應性。
(一)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
很多教育工作者受傳統教育思維的束縛,對現階段我國德育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錯誤地認為學校應當以學生的中考為教育重點,忽視了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培育。同時,很多學校沒有形成完善的德育教育環境,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升學壓力較大,沒有足夠的條件和機會進行德育學習。另外,重質輕德的現象在我國中學普遍存在。不少中學忽視了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引導和培養,導致學生在中學成長的階段沒有得到應有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缺乏責任心與使命感。
(二)德育教育內容與社會現實存在偏差
由于我國很多中學長期對德育教育工作不重視,不少教育工作者沒有主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依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為學生灌輸相應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同時,我國中學的德育教育目標社會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存在一定的偏差,沒有與時俱進豐富完善德育教育內涵,導致當前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明顯的滯后性。
(三)學校德育渠道狹窄
通常情況下,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建設。但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學校對思想政治課的建設程度不足,沒有引入豐富的實踐活動,缺乏對學生的實際培養訓練。一些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投入足夠的情感,忽視了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削弱了教學活動的感染性,導致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欠缺。
三、中學德育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強化德育干部隊伍建設
為了切實有效提升中學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首先要進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素質。中學德育工作者應當深刻明確現階段我國德育工作的本質內涵,要具備較高的責任感和豐富的德育教育經驗。學校應當為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培訓機會,可以選派一批具有堅定政治立場,較高工作熱情的教師到國內外先進院校進修,開闊教師的視野。同時,學校應當邀請行業具有較高資質的專家開展講座,分享德育教育工作經驗。另外,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最科學、最先進的德育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更加完善的教育方式,保障當前德育教育工作的先進性與適應性。
(二)積極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工作者要徹底擺脫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要充分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積極圍繞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完善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要以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為核心,為學生創造更加完善開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發地進行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緊密結合,努力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三)構建科學完善的德育教育體系
我國中學應當對當前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正確的目標定位,要圍繞集體主義、愛國主義、人道主義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保證德育工作與社會的發展狀況相適應。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要引入更加豐富的教育內容,開展形式生動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活動,發揮實踐育人的優勢作用,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四、結語
在當前時代環境下,中學教育工作者要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要充分完善當前的德育教育模式,引入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為學生在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雪穎. 新時代背景下中學德育教育的創新研究[D].河南大學,2018.
[2]羅小霞. 社會工作介入初中德育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3]王蕾. 優勢視角下學校社會工作在青少年新型德育教育中的預防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基金項目:
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中學“三學三立”德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FEB160486)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