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良
摘 要:人力資源的素質與管理是物業管理企業的重要課題,物業管理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和人才的有效管理,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就必須建立一整套符合物業管理企業本身特性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關鍵詞:物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一、物業管理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人力資源規劃的實際價值,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人力資源規劃體系。
人力資源規劃是指使企業穩定地擁有一定質量和必要數量的人力,以實現組織目標而擬訂的一套措施,從而使得人員需求量和人員擁有量在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相互匹配。人力資源規劃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環節之一。
(二)對人才的招聘、錄用重視程度不夠。
物業管理市場潛力大,但物業管理企業生存困難。其主要原因是物業管理企業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大多數物業管理企業都沒有按 《條例》 規定配備相應人才。
(三)沒有一套科學的招聘管理系統
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物業管理企業對招聘重視不夠:首先,一些物業管理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沒有科學的崗位分析,致使所招聘的崗位職責不明確,招聘條件不清晰;其次,招聘方法不科學,一些物業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僅對應聘人員的資料真假進行驗證,沒有發揮人力資源部在招聘過程中應有的作用,影響了招聘質量;再次,大多數物業管理企業缺乏一套科學的招聘管理系統,很少科學地對招聘工作進行追蹤、分析,使企業難以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人員流動率較高,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
二、物業管理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對策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害還是在人才,一流的管理、優質的服務,有賴于一流的人才。要吸引和留住人才,物業管理企業不能光靠社會上的吸收和輸送,而要在內部規章制度、體系建設中,把各層次人才的培養、培訓作為內部建章立制、完善體系的重要內容,同時要引入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吐故納新,吸納那些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無經驗的專業人才,培養成具有專長、勇于奉獻的各類人才。
(一)企業必須設立獨立專職的人力資源管理部,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目前許多小而散的物業管理企業由于受到規模與資源的限制,在公司的組織架構中沒有設置人力資源管理部,而是歸屬于辦公室兼管,這樣的兼職結果往往是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物業管理不是簡單的維修配套設施、打掃環境衛生、搞好院內綠化等工作,而是一門涉及管理學、信息學、營銷學、心理學、公共關系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因此,作為物業管理企業,必須具備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長期的戰略規劃和科學的管理體系。不僅注重現實需要,還要預測未來需要。既要對本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分析,又要結合考慮本區域的整體人力資源狀況。
(二)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招聘管理系統.
對一個企業來說,以最小的投入去提高生產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建立科學、完善的招聘管理系統.尤其物業管理行業是一個流動性較強的行業,行業的人才結構特點決定了物業管理企業在招聘時必須根據崗位的不同需要,采取相應的招聘渠道和手段.物業管理企業應建立公開招聘、公平競爭的用人機制;建立完善的任職資格標準體系;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在招聘的評價環節中,可考慮采用常用的結構化面試方法;要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規律的人才流動機制,促使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體系。 根據人才需求狀況做好人才引進工作,對一些關鍵崗位要實行公開招聘,開價招聘, 對引進的人才應大膽放手使用,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用人為賢 , 盡量為他們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三)建立、健全物業管理企業的員工的培訓體系
1. 專門的培訓機構明確培訓主管部門為物業管理企業的戰略部門,投放充足的人、財、物資源保證其正常運作;
2. 明確在培訓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如“終身培訓”的理念,“入職培訓”與“在崗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以及“啟發優于灌輸”等的指導原則;
3. 資源投入與產出有合理的比例并可猜測、控制,并做定期績效評估、考核;
4. 突出計劃性、前瞻性、經濟性、可操作性和優勢比較性。
(四)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激發人才最大潛能
激勵是社會對人們的行為結果給予積極肯定的一種行為,其目的在于激發人們內在的創造力,提高生產效率。激勵因素可分功利性激勵和象征性激勵。采取功利性激勵應包括設計崗位等級,提供職位晉升,增加培訓以及選擇工作的機會。推行參與式管理,使職工感覺自己的自身價值,并激發其集體榮譽感,重視獎勵技巧,同時根據按勞分配、效率優先的原則,保持人力成本的經濟性,在分配制度上引入激勵機制,建立內部的工資激勵制度,使績效考核同分配密切掛鉤,對一部分有較強專業技能、在市場開拓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和對提高整個企業服務水平、樹立良好形象起到重要作用的個人給予重獎。
(五)開展測評考核,獎懲和晉升工作,提高人力資源的綜合素質
物業管理企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科學的測評,測評的依據是科學的績效考核,通過對人力資源的多種測試方法以合理地配置起所適合的崗位,通過對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進行認真、嚴格、客觀、全面的考察、評價和記載,全面反映員工的綜合素質,通過嚴格實施獎懲制度,激勵員工不斷提高水平,使勞動關系和諧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結語
綜上所述, 在知識經濟時代, 在物業管理實踐中, 我們倡導以人為本的柔性化管理,并不是不要制度, 而是要將以人為本制度化, 體現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招聘、培訓、晉升、薪酬、獎勵及日常行為規范等各個環節、各個方面, 既有嚴格的制度、嚴密的組織來協調各種工作關系, 明確各自職責, 又能充分發展員工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讓員工們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于物業管理服務之中, 滿腔熱情地為業主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徐鴻濤,《管理新解 》,械工業出版社,2004
[2]張秀萍,《知識型組織人力資源柔性化管理的研究》,遼寧大學學報, 2008
[3]武智慧,《物業管理概論》,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7物業,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