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明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里特別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活性以及邏輯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計算能力可以說貫穿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整個生涯。為了向新時代培養更多的人才,很多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教師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對提高學生數學成績,以及以后運算能力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希望本文的粗略分析,能夠給廣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學術上的幫助。多年來,我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在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教育者的指正。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1.存在問題
1.1教學方式單一
縱觀很多教師的上課方式發現,現在很多數學教師上課的方式還是過于單一。往往都是強調題海戰術的重要性,要求學生一定要多練,多做題才能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教師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是主觀的人,每次面對一大堆的題目學生是會產生厭倦和抵觸心理的。很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沒有意識到打開學生的大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會一味地灌輸知識,忘了學生也是有想法的人。長此以往,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思維會變得固化,計算能力得不到提高。
2.具體策略
2.1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優秀的學生一定都是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提高一個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謂說是事半功倍。好習慣是一個學生提升計算能力計算速度的前提和基礎。在平時上課的計算訓練當中,教師一定要教學生認真讀題、仔細看題、慢慢想題、快速算題。讓學生能夠認真地讀題明白問題大概講了什么,再仔細的審題,了解問題的各種條件,在想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放慢速度避免遺漏條件,當一切都做到胸有成竹的時候,再快速把題目解出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對教師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讓學生學會審題,以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不會大意做題了。對一些表現得好的學生,教師一定要進行表揚,這樣其他的學生才會擁有一種競爭心理激發他們的學習欲。因為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愛學習,但是沒有一個學生不喜歡得到別人認可和表揚。適當的獎勵學生還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2.2優化訓練方式
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活躍學生的上課氣氛。比如,教師在講到數學的加法和減法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組織他們進行口算接力賽比賽。讓學生排好隊然后回答教師的問題也就是加減法的運算,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得到小紅旗,回答錯誤的學生進入到另外一個小組再次游戲。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還把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融入進來了。另外,學生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根據他們的水平不同去劃分小組,這樣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同小組的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計算訓練,對自己的計算水平會有一定的幫助。在這種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還順應了學生愛玩的天性可以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經常進行這種游戲比賽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還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2.3培養學生的興趣
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特點。那么,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要利用孩子們好動,思維活躍的天性,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采用小朋友喜聞樂見的方式,如多媒體技術、游戲、小組活動等方法,來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法,7,8,9加幾時。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小朋友拔河比賽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說說,左邊的有多少個小朋友?右邊又有幾個小朋友,那么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參加拔河比賽呢?在教學這一課時,還可以出示兩堆紙飛機,一邊8個,另一邊5個,讓孩子們口答得數。變換飛機的架數,讓孩子們心算得數是多少,以此提高孩子們的心算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們玩找朋友的游戲,五個人一個小組,讓小組長說各種20以內的數,其他孩子在寫著各種算式的卡片上找出來,速度快者勝。通過多媒體以及各種游戲,不僅可以愉悅孩子們的身心,培養孩子們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變枯燥無味的課堂為氣氛活躍的課堂,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水平在整個數學學習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師一定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總結,探索出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到的,這需要學生的堅持以及教師的有耐心指導。希望廣大數學教師可以發現更多的方法去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學生也一定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只有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劉小燕.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112.
[2]汪華.簡論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