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珍
摘 要:本文針對初中階段開展的科學課的必要性和意義進行分析,認為通過對自然界中較神奇的自然現象進行解釋和實驗,讓學生對科學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科學;自主學習;互動教學
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和老師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師生相互交流,一起思考的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能夠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想法,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快。
1 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意義
1.1 互動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
大部分學生的青春期都是從初中開始的,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心,就性格而言,也會相對外向、活潑。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科學課教學時,教師選擇相對活躍、生動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科學課不同于其他課程,科學源自日常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多用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引例,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 互動教學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就中國人的固定意識形態來講,學生總對老師存在敬畏心,認為老師都很嚴厲。這種互動式教學的科學課可以讓師生共同參與,讓學生明白師生可以平等、融洽地相處。這樣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時,學生會認為是朋友間在談話,不僅愿意聽老師進行講解,還會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
2 科學課互動教學模式的策略
2.1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無論應用什么教學模式,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互動教學和情境教學模式的融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所以在正式上課前,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以華師大版七年級科學教材中對“觀天認星”這一章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先利用“星光后院”軟件對星空隨時間變化的現象進行演示,然后提出問題“星空是怎樣運動的呢?星空的運動有什么規律嗎?”然后進行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的星空在變化,是因為我們人類所在的地球進行自轉運動而引起的,接下來我們利用具體實驗來進一步說明”,然后設置活動:在地球儀上中國的圖標處貼一張白紙,表明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在中間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來代表自己,自西向東慢慢轉動地球儀,把教室想象成宇宙,周圍的桌椅板凳和其他同學代表一顆顆閃閃發光的星星,然后以代表自己的那個畫像的視野進行想象并且觀察周圍的星星。活動設置完后讓同學自行分組進行討論。等學生討論完后教師進行總結:“在進行觀測后大家會發現,星空是自東向西進行旋轉的,,西邊的星星漸漸會沒入地平線以下,東邊的星星會不斷升起。”同時用“星光后院”軟件再次演示動畫;最后總結“我們日常所看到的星空每天都在不斷地變化,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會有不同的景象,人們通常會按春夏秋冬把星空空分為四季星空”。這種情境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自行想象并思考,同時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進行培養。
2.2 通過小組合作加強互動
在高效的課堂里,不僅師生互動十分重要,生生互動也很重要,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進一步加深,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并運用到具體實踐中去。
例如在學習“同種生物的差異性”時 ,教師可以先讓三位同學上臺進行一個游戲:讓一名學生描述另外兩人其中一個的外表特征,然后讓臺下同學猜他描述的是哪一位同學,等學生猜完后教師進行說明:“我們能知曉他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學,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形態特征相互間都不一樣,這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性狀都存在差異。”教師進一步對“性狀”進行解釋,即生物體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然后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三位少女頭部的照片,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選出一名代表對三張圖片的不同之處進行描述,其他人進行補充。然后再次提出問題“大家覺得大家的指紋都一樣嗎?你的十個手指的指紋都一樣嗎?”然后給每個小組發一個印臺,讓學生自已按印臺并把指紋印在紙上進行觀察。然后教師再次利用幻燈片給出幾張指紋類型的圖片,“現在大家都觀察一下自己的指紋,看看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然后和小組成員的指紋進行比對,看看你們能找出幾處不同。”最后等學生陳述完自己的觀點后教師進行總結“地球上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而且指紋的形狀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
2.3 引申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便于學生理解
科學源于生活,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使學生對科學的學習和生活充分融合,讓學生明白學習科學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習華師大版七年級科學課本中《浮力》這一章時,教師可以運用行駛在湖面的船舶引出浮力的概念,然后讓學生繼續尋找生活中和浮力有關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3 結論
互動教學于初中科學課而言,有十分多的好處;比如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運用互動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新新.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2019,(34):132.
[2]葉群.淺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重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