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麗
摘要:《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語文課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把對于學生內心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美的內涵,提高審美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探析
一、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審美情操
古詩詞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其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文質兼美的古詩詞都是培養學生審美情操與能力的好題材。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中“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鮮明的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南宋詩人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也通過書寫內心表達出自己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氣勢磅礴的表達出詩人驕傲不屈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通過學習這些佳作,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幾千年前詩人們那顆自尊自重、自強不息、自愛的心。從而熏陶了學生的內心,矯正了他們的世界觀,形成積極向上的審美情操。
二、在古詩詞教學中完善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素養
中學時期是學生完善自身人格修養的關鍵時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把古詩詞教學和美育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多接觸一些優秀的詩詞佳句,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出世間的“真善美”及人生的真諦,從而提高自身修養,完善人格。如李白的《行路難》全詩僅有十四句,卻百步九折的揭示了詩人情感的跌宕起伏,變化復雜。詩中既有“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彷徨無措、失望抑郁,又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樂觀自信、頑強堅決,詩人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挫折所阻絆他勵志要排除一切阻礙去施展偉大的抱負。這種積極樂觀,自信頑強的精神是值得中學生學習的。
三、古詩詞教學對中學生實施美育的策略
(一)發揮教師的主導性
1、感悟情境,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
古詩詞中有著豐富的審美因素,因此在詩詞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走進詩詞中的意境,去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
(1)自然美
大自然是個神奇的創作者,它創作了高山河流,花草樹木,蟲魚鳥獸……這些美的景物凈化了詩人們的心靈。使他們遠離塵世的紛擾,鐘情于山水,創作出一首首優秀的詩詞篇章。如杜甫的詩歌《望岳》“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描寫了泰山高遠幽邃、奇幻秀麗的同時又抒發出詩人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因此要指導學生用心去感悟自然,親近自然,發現自然的美。能從自然中學會寬容,進而提升品質,凈化心靈。
(2)社會美
古詩詞中描繪了形形色色的古代社會生活,多樣的社會生活畫卷,使我們領略到古代社會的別樣美。首先,古詩詞中的勞動美。勞動創造財富創造美。如白居易的《觀刈麥》中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生產勞作的場景。其次,古詩詞中展示了人情美。或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我們仿佛能看到身在他鄉的詩人寢食難安在思念遠方的親人,充滿了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令人感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去鑒賞這些古詩詞,在這些美的詩詞熏陶下豐富自身情感,提高精神境界。
(3)藝術美
古詩詞本身就是藝術美的一種形式,而這種藝術美體現在很多方面,包括語言美、結構美、畫面美、意境美等。其中較有特色是古詩詞的結構美。在古代,詩歌多以整齊對稱為美。但是長短不一的詞,其句子的形式,也同樣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形式美。如白居易的《憶江南》中體現出來的是一種階梯狀的結構美,具有較強的美感。學生們讀到這樣的詩歌,能真切地感受到它們帶來的視覺美感,沉浸在詩歌的美妙境界中。
2、創設美的教學形式
在語文教學中,美的語文教學形式能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通過以下方式體現出來:
(1)讓想象延伸到古詩詞美育教學
教育家葉圣陶講過:“在讀古詩文時,不能只用眼睛觀看詩文,更要讓想象延伸到詩文中去。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想象和聯想延伸到古詩詞中去,將作者濃縮在作品中的內容再現為學生頭腦中的具體形象,把詩人自身的經歷和感受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審美感受。在想象中使讀者走進作者的心。
(2)讓多媒體技術進入古詩詞美育教學
當代教育家魏書生說過“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可以通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與詩詞鑒賞教學完美的結合……從而推動學生提升自身的詩詞鑒賞能力。”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詩歌、圖像、音樂三者結合充分的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浮想聯翩,沉浸在詩詞的別樣美中。
3.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美的事物我們可以通過語言和文章體會出來。中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目標體現在將基礎建立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得學生以美的規則循序漸進,創造出美。所以老師需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導,鼓勵其勇敢使用古詩詞,并有自己的作品。
在寫作中,鼓勵學生引用古詩詞 ,在拓展練習中,加深情感體驗
(二)落實學生的主體性
1.在誦讀中品味古詩詞
誦讀古詩詞對于初中生的學習來說是一種幫助,反復誦讀同一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兵車行》詩文韻腳平仄互換,聲調抑揚頓挫,學生用深沉與憤怒的語氣反復誦讀,可以感受到當時窮兵黷武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人民的生活異常坎坷艱辛。
2.在仿寫中感悟古詩詞
語文能力最好的體現是在個人創作上,創作詩詞是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最好的體現方式。中學生要勇于培養自己的創作能力,首先可以通過簡單的仿寫來提升,在詩詞的多次仿寫中尋找詩詞創作的有關規律,逐步掌握創作美的規律。
3.在游戲中領會古詩詞
“有極強的表現欲”是中學生的一大特點,在古詩詞的游戲中學生也可以盡情的表現自已。學生之間能夠通過互相合作來表演一個情景劇,將自己對詩詞的理解體現在表演上。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詩詞的快樂,在游戲的過程中總結詩詞的情感,加深情感體驗,收獲學習詩詞的方法,也鍛煉他們能在游戲競賽中認真思考感悟詩詞中的美育因素,激起探索詩詞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