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奇
摘 ? 要:近年來,在農業科技和種植技術的支持下,農業實現進一步發展。農業植物保護技術作為一項先進的農業科技,其使用方法眾多,對不同種類、不同生長階段的農作物都起到保護作用,是實現農作物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對農業植物保護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如何采取農業植物保護技術。
關鍵詞:農業;植物保護技術;初探
當前國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在農業植物保護過程中就是將經濟學與生態學原理有效利用,借助先進的農業科技,在保證農作物產量的同時,為人們提供綠色食品,實現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 農業植物保護的相關內容
有機農業是指在農作物生長中,只使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生長需要,減少對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嚴格遵循自然規律,促進種植業健康發展。有機農業植物保護作為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僅能夠保證農產品的質量,還可以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因此大力發展農業植物保護技術意義重大。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為平衡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就要走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有機農業發展也成為必然的選擇。在農作物的種植中,病蟲害的影響和破壞較為嚴重,需要有效利用防治技術,進而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
2 ? 農業植物保護技術的主要方法
生態理念下的農業植物保護技術主要是“三誘一防”技術,這些技術可以減少對化學成分的利用,減少藥物殘留,實現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2.1 ? 頻振式殺蟲燈
該方法在農業種植中得到有效利用,主要是將害蟲大規模吸引到一個位置,然后通過頻率和聲波干擾實現集中誘殺,效果顯著。作為一種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不會對人或牲畜造成傷害,并且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具體說來,頻振式殺蟲燈借助色、光、味、波等吸引害蟲的方式,將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蟲集中捕殺,同時不會對農作物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比如蔬菜田棉鈴蟲經過殺蟲燈捕殺之后會發現落卵的數量為 28 顆/100株,而沒有放置殺蟲燈的地方落卵數量僅僅為12顆/100株,殺蟲燈的捕殺效果十分顯著,不僅可以捕殺成蟲和幼蟲,還可以消滅蟲卵,而傳統的化學防治方法雖然效果同樣顯著,但是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根莖葉以及地表的藥物殘留,破壞生態環境[2]。
2.2 ? 黃板
黃板誘殺同樣是物理捕殺方法,其利用了害蟲趨黃性,廣泛利用在蔬菜地、果園、茶園。該防治方法比頻振式殺蟲燈成本低,并且簡單易操作,也是一種集體捕殺方法。黃板以東西朝向為主固定成棋盤分布形狀,使用竹竿或者細木棍支撐,比如將其用于蘋果園,需要選擇在果樹開花前,大量啃食花蕊和嫩葉的害蟲會因為觸碰到黃板而無法脫身,要點在于位置和方向控制準確,大小合理掌握。
2.3 ? 性誘劑
性誘劑主要是通過釋放錯誤的信息對害蟲交配形成干擾,達到混淆成蟲交配的目的,操作方法簡單,性成熟混合液放在田間即可。在性誘劑的作用下,受精卵的數量會明顯減少。性誘劑的優勢在于造價低、操作便捷,并且效果也可以得到保證,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使用要點在于選擇害蟲性成熟期間,建議放在種植密度較大的地方。當蟲害大規模暴發時,采用農藥防治會耗費大量的人力,且總體費用很大,而利用性誘劑可以在減少藥物殘留的情況下對小菜蛾、斜紋夜蛾、煙青蟲等害蟲捕殺。
2.4 ? 防蟲網阻隔技術
阻隔技術在農作物種植中也是顯著的措施之一,可以減輕害蟲對農作物的破壞,對蟲害數量進行控制,適合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在種植區域提前布設防蟲網可以阻隔害蟲進入,該技術不僅可以降低害蟲數量,還可以減少炭疽病及軟腐病發生。當前對防蟲網阻隔技術的利用主要是22目防蟲網和30目防蟲網,在小白菜種植區得到廣泛利用。煙粉虱是白菜的主要蟲害類型之一,引入防蟲網阻隔技術可以有效控制煙粉虱蔓延[3]。
2.5 ? 生物防治技術
在部分地區的果樹種植中,可利用生物鏈對有害生物進行控制,在果樹種植區域中可以大量投放鳥類以及益蟲,利用蟲害天敵之間的關系對農作物進行保護,比如在田間投放小黑隱翅甲、捕食螨、平腹小蜂、赤眼蜂等,都可以通過直接捕食或者在害蟲體內寄生而達到捕殺效果。
3 ?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發展的今天,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黃板、性誘劑和防蟲網阻隔技術等物理方法和投放有益生物等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這些方法可以減少對化學農藥的利用,在保證農作物生長的同時,也保護了人們的健康。
參考文獻:
[ 1 ] 和仕波.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核心技術及對策初探[J].現代園藝,2016(24):38-39.
[ 2 ] 周磊.農業植物保護技術的綜合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14):19.
[ 3 ] 孫志斌,蔡曉祥.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與方法研究[J].農家顧問,2015(4):88-89.
(收稿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