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詠梅
在醫學技術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醫院感染產生率也在持續增高。在國內、國外的研究調查中,顯示有50%左右的醫院感染和不恰當的臨床操作以及管理工作相關聯。醫院感染的管理工作需要貫穿在所有臨床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無菌操作和消毒滅菌以及標準預防屬于醫院正常開展醫療活動的前提。所以,落實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對規范預防醫院感染有重要影響。
1 健全組織相當于基礎
健全組織相當于“規范”得以落實的良好基礎,當前,在一些三級及以上的醫院其“感染管理組織”相對很健全,但是,部分中小醫院的組織還沒有落實,并缺少專職的工作人員,使得很多管理工作都是長時間無人開展,這需要引起重視的一大問題。
2 做好醫院感染發病相關監測工作
第一,應該講感染病例相關報告做好,且掌握到感染診斷的相關標準,然后嚴格按照報告制度去執行。當前,很多醫院都運用了出院時候在患者病歷的首頁位置進行填報,然后以檢查病歷的方式做相關統計,這不僅可以助于醫院感染被及時的發現和得到控制。伴隨著計算機感染管理相關軟件的成功研發,一改以往回顧性監測手段。另外,還要做好醫院感染病發率相關調查工作。選擇的樣本要多于出院或是住院患者數量10%,不然無法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可信度問題。
3 突出工作重點做好消毒滅菌以及隔離
注重選擇一些質量比較高的“消毒滅菌劑”,且依照規定予以應用之中在監測好濃度和時間以及方法的同時,將記錄工作做好。針對消毒滅菌成效監測情況一定要定期實施,且嚴格按照消毒滅菌的原則去落實,尤其需注意的是a內鏡、b.所有插管、c.口腔科器具、d.護理用品等等消毒以及滅菌工作的開展,強化對于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使用管理工作。醫護工作人員做好手消毒工作就醫院感染控制而言相當重要,需要尋找且選擇一種快捷、方便且相對性價比高、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劑等,注意堅持使用;所有診療操作一定要參照無菌技術操作的相關常規進行開展或是執行。
4 強化對于抗感染類藥物使用管理工作
此項工作屬于醫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參照《規范》有關要求,需對于抗感染類藥物使用率予以有效統計,努力控制其低于50%。分析其實質問題,不僅僅是需減少使用率,更為關鍵的是需合理使用:第一,選取感染樣本進行送檢,按照病原菌以及藥敏結果進行藥物的使用,與此同時,需統計以及公布出醫院當中致病菌或是耐藥的主要狀況,進而強化對于臨床藥物的選擇性相關指導。第二,加大力度宣傳合理使用藥物的基礎原則和具體意義,要求臨床醫師持續更新自我觀念,且樹立出運用抗生素能夠加重“醫院感染”相關意識,能夠自覺的對運用抗生素進行控制。第三,制定抗菌類藥物得以合理運用的相關指南,且將管理制度落實好,增加監督或是質控工作的力度,真正控制好對于抗菌類藥物的亂用情況。
5 做好重點部門對于醫院感染相關管理工作
做好重點部門對于醫院感染相關管理工作屬于各項工作得以良好開展的有效基礎手段,第一就是需按照醫院實際情況分配好對重點部門的劃分,然后指定出相對十分嚴格且有可行性的制度進行防感染。第二就是監督檢查具體執行狀況和獲取的成效,產生問題需積極予以權威指導。
另外,按照感染科以及護理部相關工作開展的要求,將何種消毒、監測的所有檔案建立好、健全好,例如:a.紫外線消毒檔案、b.毀形記錄、c.過氧乙酸熏蒸記錄、d.紫外線燈管應用壽命情況監測、記錄、e.空氣細菌監測、記錄。定時對于消毒工作、監測工作予以檢查且核對好檔案信息的填寫,監督是否認真的填寫,是否具有客觀參考價值,針對發現的一些薄弱之處,予以有效措施實現改進,預防并控制好醫院感染的出現。
綜上,要想落實好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預防醫院感染的產生,需要健全組織、做好醫院感染發病相關監測工作、突出工作重點做好消毒滅菌以及隔離、強化對于抗感染類藥物使用管理工作、做好重點部門對于醫院感染相關管理工作,只有將這些工作內容落實到位,才能改善醫院感染管理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