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花
目前在膽囊疾病的檢查中,超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檢查形式。超聲診斷膽囊疾病已經處于較為高水準的狀態了,同時超聲已經達到取代其他檢查方式的目的。但是相對來說膽囊病變診斷超聲也會存在一定的漏診情況,那么超聲對膽囊病變漏診的因素有哪些呢?下文我們將進行詳細論述。
1 醫師的原因
在超聲對疾病診斷中,醫師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可以說醫師的責任心,學習技能,臨床經驗都會導致疾病的診斷結果有所差異。如①醫師檢查中,有病人存在膽壁較小,膽壁不規律,囊腔變小,內部存在強回聲伴隨聲影狀態,但是手術時卻出現了膽囊結石伴隨慢性炎性反應,因此在檢查時就會出現上述情況,診斷存在難度,這也和醫師的鑒別能力有關。②在檢查過程中,醫師需要關注患者隨著體位的變化存在的改變,這也是診斷的關鍵。③醫師也可以采用切面多方位掃描形式,可以應用呼吸運動提升顯示率。④醫師如果對病人缺少細致的病例收集,以及臨床醫師的交流溝通,導致漏診。⑤部分狀態下看到膽囊結石后,卻沒有仔細關注膽囊壁情況,所以醫師對膽囊結石,尤其是結石病史時間較長的患者來說,醫師需要觀察膽囊壁情況。
那么在掃查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切面多方位掃查模式,通過呼吸運動情況來提升顯示結果,如果體重指數較輕的病人,無法過重的加壓,會導致膽囊壓癟并且導致漏診,通過呼吸深度的不同,測定不同切面圖,病人需要屏氣留神以待觀測。
2 物理要素
物理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超聲偽像影響。①混響:也就是超聲處于垂直狀態,照入到平整區域面中,出現生束在探頭和界面之間不斷反射,以此發生等向距離下的多條回聲,回聲強度逐漸降低稱之為多次反射。因多次反射或者散射導致回聲不斷出現的情況,我們稱之為混響偽像。前壁底部混響讓前壁的位置呈現不清楚,將病灶遮掩,容易導致膽囊底部病變情況和附壁占位性病變漏診。
所以降低這種偽像的方式可以為:①側動探頭,降低探頭在腹壁垂直照射;②增強近程抑制現象,降低混響偽像,應用肝臟對膽囊呈現;③應用多種方式方式來加強信噪比,改善干擾度,提升圖像質量。
少數容積效應:超聲束形狀特別同時波速較寬,也就是超聲斷層掃描過程中由斷層較厚導致。膽囊少數容積效應造成的偽像,呈現為膽泥沉積,將探頭轉動就能夠對病人的體位進行變化,同時消除。
3 設備分辨力原因
因設備的分辨力有差異,通過超聲波,能夠呈現小物體的能力區別。病變反應,分辨力低的設備顯示可能有所誤差,分辨力高的設備,病變邊界和內部結構呈現清楚。
改良方式:在進行設備檢查中,需要對設備的增益情況,TCG和聚焦情況進行調整,選取適度的檢查條件能夠提升病變檢出率。通過新方式提升設備分辨率,腹部探頭可以選用3.5MHz,但是為了更為清楚的觀測到腹部淺表位置,可以將探頭改為5-12MHz,這對于膽囊前壁和底部結構的觀察十分有效。同時可以采用局部放大等技術,也能夠提升圖像對比程度,以此提升病變顯示率。
4 檢查前的準備因素
餐后膽囊有所收縮,膽囊壁處于增厚狀態,膽囊腔縮小同時胃腸道的氣體增多,是不利于檢查的,也會導致漏診率提升。因此在檢查前建議保持清淡飲食,進行空腹檢查,讓膽囊內部充滿膽汁,同時提升對比度。
5 膽囊的解剖和變異因素
合理判定膽囊正常結構回聲狀態,特別是膽囊頸部螺旋瓣回聲,極易和頸部小隆起性病變混合,同時膽囊結石在內部嵌頓,這也是超聲檢查中需要注意的位置。一般情況下褶皺膽囊是十分多見的,因此可以將膽囊區分為幾個相通的腔體,部分情況下極易將皺褶誤診為膽囊底部。膽囊和十二指腸上曲以及結腸右曲屬于相鄰的狀態,因此也十分容易受到腸氣的干擾,導致膽囊呈現不清楚。通過飲水和聯合深吸氣后,保持屏氣,能夠降低氣體干擾性。
6 結論:
在外部以及內部因素的影響下,超聲診斷膽囊病變存在一定漏診率。所以只要在診斷過程中,醫師高度關注,超聲醫師加強學習,同時病人在檢查前遵照相關規則空腹,準確校正設備型號以及參數設置,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超聲診斷率。